宇宙通鉴_群里闲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群里闲聊 (第1/3页)

    作者:“欢迎看《宇宙通鉴》,欢迎挑错指错,避免我误导众生,功德无量。”

    群友1:“群主太伟大,也太谦虚了。您的学识渊博,想象力丰富,替我解决了很多之前不明白的问题。本人对未解之谜,《山海经》等比较感兴趣,这下子茅塞顿开了!”

    作者:“嗯,一起交流、探讨,一起学习、进步。”

    群友2:“《宇宙通鉴》这部传承之作的工程太过庞大。群主辛苦了!”

    作者:“虽然有时候苦点,但是,这是我的人生使命。”

    群友2:“《宇宙通鉴》真的很精炼,要讲的东西太多,看了以后,激发了我的很多想法。以前看电影也好,看资料也好,不会有一个轮廓的概念,看了《宇宙通鉴》就清楚了。美国的科技为什么进步快,想象力决定。科幻是有启发性,思维方式,高度都是要有指引的。哪怕是模糊的方向,也能带起一片新的天地,新的局面。”

    作者:“这本书也可以看成是系统地把前人所有的东西,做一个整理。以前我看零散的东西,也是只有很模糊的轮廓,我要把它描出来,越精细越好。”

    群友3:“群主不仅仅是完成了一本小说,更是揭示了宇宙的大道!”

    群友1:“要是有声小说更好。”

    作者:“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尤其是开头,可以直接讲的。以后我的目标就是把全书做成可以直接像说评书一样讲出来。小说引子、前几回,我比较满意,后面资料很多,一开始我把这些生硬的资料揉合进去,效果马马虎虎,后来改得不错。我还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完善全书。”

    群友2:“写这种书,太苦,太孤独,付出与收益不成比例。我会支持你的,加油。”

    作者:“收益方面,别人看长远,也许看十年、一百年,我是要看五百年,一千年,像四大名著或山海经那样,就可以了。给后人整理一个东西,流传给后人,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不然现在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人们分不清什么是、什么非了。”

    群友2:“你把它写了出来,有轮廓,有指引就已经是一种使命的完成,后人会明白的,虽然不是我们能看到的。”

    群友1:“这本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群主资料36岁,真的吗?我还以为群主年龄50以上了呢,年轻人不会懂这么多。”

    群友3:“群主是天才!绝对的天才!最初我在贴吧里发了个英雄贴,说能够将《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这部李卫东的科普神作写成科幻的人一定是天才中的天才!于是,一个叫圣帝尊ID的人毛遂自荐,《宇宙通鉴》横空出世!”

    群友1:“我初次了解群也是在贴吧,当时就被群主丰富想象力折服,看到群主在贴吧发的文章,困扰了好多年的未解之谜就迎刃而解。群主对《山海经》的解读,我简直就是膜拜!”

    群友3:“群主写了一部我梦寐以求的神作!”

    作者:“我的有些观点在网上也有很多类似观点的。大家可以对比、借鉴。4200年前板块漂移,是我作出定论的。早期我的版本是4000年前。现在精确到了百年。相比几千万年几亿年绝对是精确。配合理论做的盘古大陆玩具,集结了我书中十几页的精华,一开始是我用软陶泥捏出来的。”

    群友:“玩玩之前的盘古大陆玩具,不错,地球人应该要懂地球的历史才好。”

    群友3:“李卫东颠覆了我的三观。而群主则为我创造一个完美梦境!”

    作者:“李卫东也是在做资料的整理,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只是他的整理不够深入,不知道他的第二部如何,也许他会借鉴《宇宙通鉴》中的东西吧,因为我就在他的群里。我和李卫东,对金乌的定义不同,对月球距地高度不同,对方向定义不同,他讲解《山海经》时没有意识到史前方向不同,他没有注意到磁极翻转变化,这个会影响地球的自转方向。科学家证明,地球地磁会翻转,7000万年来翻了172次,会影响指南针,方向会变得不同。这都是科技新闻,《宇宙通鉴》里全有体现。另外,对于人类文明为什么会到达全球,我讲的是盘古大陆概念。李卫东说的是陆桥概念。他说人去美洲是因为陆桥。陆桥说(landbridge)是大地构造的一种假说,为美国地质学家舒克特所提出,指大陆之间的海体,由于地壳变动和海面下降而转变为陆地,使被隔离的大陆连接起来,这种陆地连接部分宛如桥梁,叫做陆桥。陆桥有时有有时没有。而最近听的罗辑思维的罗胖又是另一个观点,他说是在很久以前,亚洲东面和北美之间的海洋(白令海峡)冻起来了,于是人们从冰面上过去到达美洲,然后从北向南发展。”

    群友1:“地磁翻转恐怕我们大部分挂了吧。”

    作者:“嗯,第二次人类文明就是毁于这个。小说里全有详细解读。”

    群友3:“我接触的人当中,能够称为巨人的,唯有群主,才华让我震惊!”

    群友4:“什么时候视频布道?”

    作者:“等有时间和精力了,条件成熟了,我会开直播。最近两年不行。”

    群友1:“这本书是故事性的科幻还是记录式的科幻小说?”

    作者:“分为上下两部,上部以故事概念为主,下部以详细资料为主。”

    群友1:“我对群主在贴吧写的深深打动,看了至少五遍,所以至今没来得及去网站看小说。”

    作者:“小说更精彩,资料更全面。看了就知道了。”

    群友1:“我也觉得人不会死去,死的只是躯壳,灵魂会以另一种形态存在。我们的灵魂是被圣星人cao纵吗?”

    作者:“我们如果自己有智慧,就不会被任何生命cao纵。现在人每天出门戴着不同的面具,就是被其他生命影响。”

    群友1:“记得有位美国学者写过一本书叫地球是外星人的动物园,群主知道吗?”

    作者:“嗯。我们本来就是被创造的。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以后可以和神(外星人)平起平坐了。因为所有的预言都讲了。《宇宙通鉴》中有对预言和未来的详细解读。”

    群友1:“好的,多谢!必须看!”

    作者:“谷歌公司正在研究把意识上传电脑,如果把你的意识传到电脑里,或者是其他的躯壳里,总之意识总要有个载体的,到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