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元宵节的灯 (第2/2页)
三十支。我们现在是人手一只,总共八个灯笼,比人家的数量差得远。我马上吩咐,点上三十支蜡烛,一字摆开。今晚上没有风,不用灯笼,蜡烛也照样燃的很好。 很快,几十只蜡烛一字排开,场面还真有点壮观。我们马上欢呼叫好,大声向对方示威。其实双方离的并不是很远,都是一个村子的,不过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罢了。 对方不肯示弱,立刻增加了数量,我们也跟着增加。这种斗气的方法也只有孩子才会想的出来,双方不计代价的往上增加,无异于飞蛾投火,加的越多越快,肯定也烧没的越早。 很快,我方的蜡烛只剩下十几只了,而对方的蜡烛也不再增加,双方进入了僵持状态。很快,我方最早的一批蜡烛燃尽,数量又少于对方了,只得将剩下的蜡烛一只只续上。 这一过程很漫长,时间大约到了晚上的九点多。我们的蜡烛全部用上了,一支也没有了。很快又要有蜡烛燃尽,可我们已经没有替补力量了。而对方几十只小火苗还正燃的欢快呢,伙伴们纷纷垂头丧气,士气开始低落。 彭英说:“看来咱们是比不过人家了,咱还是早点回家吧,太冷了!”这一说,大家才真的觉出身上凉飕飕的,刚才忙的热火朝天,倒没觉察出来。彭英随即喊着彭阳回家,彭阳虽然不情愿,但眼看胜利无望,又怕jiejie回家告状自己贪玩,只得悻悻地跟着彭英回家了。 一会,小贝和王欣也结伴回家了,伙伴们陆陆续续的都走了。 最后只剩下了我、焦一伟、小芸三个人,连焦明明都回家了。焦一伟无精打采的说:“输定了,算了吧,咱也回家吧!” 小芸也问我:“哥哥,咱回家吧?” 我不甘心服输,想了想说:“你俩等我一会,我回家再拿点东西来,不信比不过他们!”我一溜烟往家跑去,小芸在后面喊:“哥哥,你可快一点啊!”“知道了!”我头也没回。
我偷偷溜回家里,抱来了一大团废旧的棉花,上面已经浸满了柴油。这柴油是年前爷爷打来的,预备一开春庄稼浇水时作燃料用的。我为了今晚比拼的胜利,偷偷冒险倒出了一些来。 我把棉花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在地上排成一排,用蜡烛一点就着。这下我们这一方厉害了,一下子多出来好多小火苗,虽然燃烧速度比较快,但从一大团棉花一点点的往下揪,够用很长时间的了。 最终,对方的火苗渐渐都熄了,只有一盏灯还浮在半空中。我们胜利在望,赶紧又加了一把劲,将火势弄得更大一些。 许久,仍然是那一盏灯。 焦一伟不耐烦的说:“就一个了,还死撑,没意思了!回家吧”然后就径直回家了。 我决定将所有的棉花都点完就回家,反正是不敢再拿回家去的。 当棉花只剩下最后不大的一团时,对面那盏灯仍然静静地燃烧着,显得是那么恬静、那么孤独! 我突然很好奇,到底是谁这么执着,能坚持到现在呢?如果点完手里的棉花团,对方的灯依然亮着,我就算输了。当然,到了现在,输赢早已不重要,我只是很想知道那边到底是谁能这么沉得住气。 就剩下小芸和我了,现在是我去哪里小芸就跟到哪里,因为她胆子小,是不敢一个人夜里乱走的。 我把剩下的棉花缠绕在一支秸秆的顶端,制成了一支火把,点燃后拉着小芸的手往东边走去。小芸问我:“哥哥,咱干吗去呢?”我说:“去看看那边是谁!” 走到东头,地上有大团大团燃烧后的垃圾、流淌的到处都是的蜡油,真是满地狼藉。但就是不见一个人影,只有一盏灯笼,被悬挂在路旁的一棵树上,怪不得远看像是悬在空中呢。 我心里暗骂:“这群王八蛋,原来玩了金蝉脱壳。早就没人了,摆了个空城计耍我呢,看我明天不打听出是谁干的,整他一顿!” 一边想着,一边走过去,想把灯笼摘下来给它弄灭了。就在我扬起手准备摘下灯笼时,突然发现这灯笼有些眼熟。 六角形的灯笼六个面,用白纸糊成,每一面上都有一个用红纸剪成的贴画,春字、福字、喜鹊登梅、金鸡报晓等,做的是那么的精致、那么的漂亮,特别是灯笼的手柄,不是我们寻常灯笼找一截木棍就能对付的样子,这个灯笼的手柄是用一把雨伞的伞柄改装的。记得这个灯笼第一次亮相时,引起了我们一片的哗然和羡慕。 我立刻想起来了,这是小兴平的灯笼。兴平,小兴平,比我小三岁!我立刻全身汗毛孔竖了起来,冷汗直冒。 兴平,小兴平,年前偷偷去河里滑冰时,不慎踩裂冰面,掉入冰窟淹死了! 现在,那个灯笼,却赫然挂在树上,是那么真实。 我抓起小芸的手,头也不回的往家跑。 小芸被我拉的踉踉跄跄,一边跟着跑,一边不知所以的喊着:“哥哥,慢点,我跟不上,慢点……” 我脚下不停,嘴里大喊:“快跑、快跑……” 不知道火把丢在了哪里,把小芸送回家后,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家的。本想让堂叔送我,可实在不好意思说。回到家后发现,额前的头发都被汗水浸湿,一绺一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