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传说 (第2/2页)
负了。还请各位长辈在先生跟前说说好话。” 花族长和几人当然点头,顺水的人情,谁愿得罪人呀。 “那云儿呢?” 花长念纠结了,他能实话实说,先生教不了? 花云自己开口解释:“我在家护着爹娘。” 几人不说话了,不知说啥呀,现在村里有了新的传说,关于两只老虎和一柄大锤的传说,这主角就是眼前这位呀。 花雷道:“大妹聪明,等我们回来一说,她就会了。” 呵呵,当他们不知道这位以前是傻的吗? “咳,那长念呀,你意思是把活都包出去,那吃喝呢?也是一笔花销了。” 花长念去看万氏:“孩子娘哪忙的来?一并都包出去,自己回家吃或是找几个婶子给做也行。” 万氏红了脸,先前没说这个,她还打算自己来呢,忙不过来再找人打下手。 几人看得清楚,这家子心齐还愿意为别人想,以后的日子指定错不了。 村长道:“这都没什么。这样吧,我让大河来跟你谈,他起过的屋子多,材料啥的我让他给你便宜,能省就省,就是做饭烧水啥的,他也自己去找人。” 陈大河,村长的儿子,是个工头,村里建房子基本都找他,不说有村长在后头撑着,那活计没得说,人热情又实在。 花长念立即应了:“就是这个理儿,就想着麻烦大河兄弟呢。” 谢完村长,花长念又转头对了董七老爷子:“老爷子,您看看,我要是给我娘建新屋,该怎么个弄法?” 董七老爷子愣了愣:“这要看你要什么排场了。” “我家买院子起屋子,我娘也得住上新屋子大院子,怎么也得拾掇得像模像样才行。不然我心里不安生。”
这是要院子?董七老爷子想想也是这个理,花长念她亲娘可是头个进祖坟的,首当其冲,必须弄好了呀。 “这个我回去琢磨琢磨,画个样,你看中了,我找人拾掇,你不用多cao心。” 从棺材到墓碑到院子,院子里的花草刻纹,甚至是动手匠人的生辰八字都有讲究,董七老爷子有自己门路,包管让主人家放心。 当然,再讲究的事情遇见不讲究的人也没辙。农家谁会费那么大心思。也就是之前闹出那么多玄乎的事儿,在座的人都觉得应该如此,不然都会觉得花长念作。 董七老爷子琢磨了一晚上,把自家墨用掉半块,第二天卷了图往董郎中家去。按说当花长念家上门求他,可一来花长念不能挪动,花雷两头跑也说不清,二来,董七老爷子看好这家,想交好呢。 “你瞧瞧,怎么样?” 花长念只觉得好看气派,别的看不出呀。 董七老爷子有些丧气,也是,都是外行。 “您老人家说好就一定好,我瞧着真挺好,就这样来。” 坟头墓碑都圈了个院,院前有桌有凳有亭子还有景儿,当然,都是小小的一个,整个院子有半间屋子大,说是院子,其实就是用四方石头围得三砖高。 董七老爷子道:“你只管放心,我把啥方面都算到了,你娘绝对住的舒坦。” 花云看得很无语,真说不准亲奶大半夜从里头出来在院里赏景儿呢。假如真的有鬼的话。 话说,自己也算是“鬼”了。 这些日子,因着大李氏的名头,村里兴起一轮鬼故事热潮。花云按号入座,自己可不就是借尸还魂吗。 花长念听董七老爷子指这里说风水,指那里说来历,最后只道好好好。 董七老爷子头次见到这么好说话的客户,心里敞快,把事都揽了。说请人直接去山头那里动工,到时候再给算个吉利日子迁坟,不收钱。 花长念千恩万谢,心里也嘀咕,还收费呢,新坟要三十两银子。而且事后自家要去谢他,还是要另包红包的。 钱,又没了。 但花长念可不敢抱怨,也不会,这是花到亲娘头上的,要不是亲娘来撑腰,还不知一家子现在怎么样呢。 董七老爷子刚走,村长儿子陈大河掐着点儿进了来。 “长念呀,跟我说说,你想盖个啥样的,我帮你参谋参谋。” 还盖个啥样的? “就是起一排房子,有个灶头,别的先不用。” 这是省银子。 陈大河也不失望,那一大片地呢,指不定以后还要建啥。 “那成,先起几间,你心里有谱没?定了我还算算材料要多少,找实惠又好用的来。” 花长念恨不得去捂胸口,花云听他咬牙半天才说了声五间,也没计较,反正所有权是自己,房间多少没关系。拉了花雷道:“这事你不用听,去问问先生,明天就去上学。” “明天?太急了吧?家里一摊子事儿呢。” 花云就看他:“你帮不上什么,去上学。” 花雷一想,确实,不管是祖坟还是新房,自己确实帮不上忙。可是—— “你一个人在家哪忙得过来?我还能帮你打野鸡呢。” 花云就纳闷,哪次要你帮忙了? “我用不着你。去上学。” 上学这事没得商量。 花雷蔫了,以往向往得不得了的上学好像没那么大吸引力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