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救灾 (第2/2页)
含糊道:“起得匆忙,考虑的不周全,以后外头地都开出来,怕是不方便,再重新归置归置。” 万姥爷这时对到底多少的地也没概念,听得他说,只是点了头。 等万姥姥回来,跟万姥爷道:“哎哟,青娘子真是能干了,那么些鸡,那么些兔子,她一个人可真干不来。” “那…咱便先留下,等都理顺了再回去,不能吃白饭。” 花长念和万氏高兴不已。 花雷也满意,还不知道老人什么脾性,如果处得来,那便长住着。处不来,过些日子找个借口也能送走。没得为了别人让自家委屈的。 可别说,才见两次,能有多深厚的感情。 万姥爷万姥姥便安心住了下来,花长念还特地在雪后去了董郎中家,请了两人来吃饭。村里有这个规矩,家里来了人,找陪客来一起吃饭,算是认可和欢迎。一般这个别家都是兄弟家本家,但花长念特殊,只请董郎中家。 万姥姥许是见了董娘子的大肚子,又想起家里旧事,说话行事更是小心不出头。 万氏暗地里又狠狠咒骂了万大舅一家。 雪下了半尺,花长念出去铲路,听闻村里有几户旧屋又被压塌的消息,回来爬上屋顶除雪。 不过这次,并没人现丝毫野兽痕迹。 万氏在下头喊他:“要不要进县城?鸡蛋攒了不少了。” “再等几天,等路好走些,咱不急。”
仙客来又不是指着他家的鸡蛋开门,天冷家里又有老人,没必要这么紧张。 送过两次鸡蛋,吹来的风终于觉得没有那么冷,看着天要回暖。 天气暖了,可村里人没有高兴,全都骂咧咧的。 无他,农人跑到地里刨出麦苗看,果然都冻死了,最后一丝儿侥幸也没了。 一时间家家户户哀声叹气,冬小麦没了是一桩,但之后才是最难的。地什么时候化冻?暖的晚了,种春小麦,肯定出苗晚,开花晚,结穗更晚。万一开花碰见阴雨期,或是灌浆赶上进秋,又是一年收成被毁了。苞米好长,但比小麦便宜,种下去都不知够不够交粮赋的。家里下一年的嚼用哪里出? 但眼下头一桩难事是,地没化冻便没法耕地新播种。更难的是麦种在哪里? 麦种比麦粒贵的多,冬小麦和春小麦的种子也不同。这片地域早习惯了一茬冬小麦,一茬苞米,一年只两茬。春小麦,偶尔种两垄自家吃。 现在全要补种春小麦,种子哪里来?去买?钱又哪里来? 往年冬闲,男人都出去打短工,年下能挣些钱,女人也能找些活计添补家用。可大雪封门,短了进项不说,还有不少人家甚至花钱买炭买柴买粮,不正没钱买粮种? 走到哪儿,都是愁云惨淡。 花长念回家道:“今年也不好过,大家都愁得慌没得种呢。” 花雷接道:“幸好,咱家提前买好了,还买了不少粮种。” 麦种,苞米种,高粱种,大豆种,都有。是花雷年前说省的以后麻烦,一次全买齐了,到时拿来种便是。 万姥爷便道:“看,还得让孩子读书,不读书哪想到这些?要是雷子没让买,这会儿可愁了。” 万姥姥也一万个庆幸姑爷家买了不少粮食放着。 一开始,老两口放不开,吃饭才吃半碗,还让家里都省些吃,接下来的年景不好过。万氏就拉了万姥姥去地窖,家里存货有的是,哪就省一口两口了。 万姥姥直道自己从没见过这么些粮食,后来跟万姥爷才慢慢放开了。主要是一家人都没客套着,便是孩子干个啥有时候也喊二老帮忙,这样才自在。 天有天灾,人会自救。 很快,县衙贴出来告示,让大家不要担心春种的事儿,朝廷派人送了粮种来。不止粮种,还有吃的粮食银两等物。 “朝廷来救灾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