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五章:金蛇郎君夏雪宜 (第1/2页)
鹿鼎记。 脑海里,胡说不断的在评价这一本书。 这是胡说认为的,他看武侠小说以来,最为创新的小说。 这不仅体现在文字上,还体现在主角上。 看起来,鹿鼎记的主角,不像是正统的侠义人士。 他胆小,怕事,而且也没啥武功,也不知道未来有没有。 总之,不管他有没有武功,但这部小说已经有一些跳出传统武侠小说的路子。 几乎是下意识,“胡说”就要当场签下这一本书。 只是,就在准备与天下第一白商谈签约问题时,突然,胡说一下子呆子。 武侠报再也不是以前的武侠报了。 如果是当年名盛一时的武侠报,像这一部作品,一经问世,必定锋芒毕露,夺尽无数武侠爱好者的眼球。但现在,武侠报却是二流报纸,不说不能与当年全盛时的武侠报相比,哪怕就是与之前他们不放在眼里的“江州文艺报”也比不上。 如果鹿鼎记在他们武侠报上连载,或许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但是,这个成绩,恐怕并不会太大。 而且,鹿鼎记这一部武侠小说也与现在武侠报所走的路线有一些不符,没有大量读者的检验,也很难惊艳全场。 叹了一口气, 胡说准备跟天下第一白说实话。 “白大,看你投过来的稿子,好像应该是一部长篇。” “是的,总共大概有150万字。” “有些长了。” “怎么了,武侠小说不都是长篇吗?” 在黄一凡的印像中,武侠小说大都写的是长篇,因为只有长篇才能构架出一个更为真实的武侠世界。中短篇虽然有,但出名的,并不多。 “白大,你说的没错,武侠小说虽然大都是中长篇。不过。跟您说实话吧。因为最近十几年来武侠小说出现了大衰退。虽然现在还有人看武侠,但武侠已经算是小众的市场。我们此前一直也在研究,想找出一条振兴武侠的出路。为此,我们提出了新派武侠理念。认为。武侠只有创新才能不死。为了更好的找到一条新派武侠之路,我们武侠报开始了一场改革。我们不再接收长篇武侠小说。专门只连载中短篇武侠作品。” “中短篇?” 黄一凡有些奇怪,随后一想,却是明白过来 长篇武侠篇幅太长。往往很多人驾驭不住。有的时候,可能这部小说明明很有创意。但因为作者无法驾驭,整部长篇也就失败。中短篇则不然,如果有一个好的创意。又不需要写太长的故事,说不定还能因为这一个创新。找到一条武侠小说可行的路子。 “中短篇确实更能体现一部小说的创新,而且,读者也更容易获取这一些武侠创新。” “佩服。我没说,白大居然也猜到了,” 内心当中,胡说又一次被黄一凡给震住了。 要知道,如果不是对武侠研究深入的专家,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里面的道理。 “所以,我们武侠报现在基本上不收长篇。一来不符合我们武侠报的路子,二来,现在读者也已经没有太大的耐心去看一篇这么长的长篇。当然,说实话,我是真的很想签下你这部作品。但是,可能,你的这一部作品在我们的武侠报,只能明珠蒙尘。我可以推荐你这部作品发到江州文艺报,以江州文艺报的影响力,或许能打开鹿鼎记的名气。” 心里有一些滴血,但胡说只能拒绝。 如果这一部小说早生几十年,生在与梁生武侠的那个年代。 说不定,鹿鼎记也能在华国武侠小说当中,排上自己的名号。 “谢谢告知。” 胡说的一席话,让黄一凡对其好感大增。 这不只是一位对武侠有深入研究的编辑,更是一位有高尚品德的编辑。 如果换做是其他的人,看到这么好的作品,哪近自己平台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