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凰赋_卫长公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卫长公主 (第3/3页)

仍是太子和长子的大宗身份。卫太子不同于其他封王的皇子却未能即皇帝位,故此篇记录武帝皇子的传记名为《武五子传》而非《武五王传》,开篇更是把大宗身份的太子刘据置于汉昭帝之前。【《汉书武五子传》孝武皇帝六男。卫皇后生戾太子,赵婕妤生孝昭帝】。

    太子无辜、皇后被牵连、公孙敬声无辜是汉武帝晚年失妻丧子后的苦痛反省,“巫蛊主犯”一说何其荒谬!

    【《汉书车千秋传》会卫太子为江充所谮败,久之,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答;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无他材能术学,又无伐阅功劳,特以一言寤意,旬月取宰相封侯,世未尝有也。】

    【《汉书车千秋传》劝上施恩惠,缓刑罚,玩听音乐,养志和神,为天下自虞乐。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这场冤案除长平侯卫伉,并未牵连到卫氏族人,卫氏男子大概为了护佑太子刘据、史皇孙刘进和刚出生月余的曾孙刘病已而死伤殆尽,故被记载“卫氏悉灭”,但“灭”与“族”不同,卫氏并未灭族。后来宣帝时期卫青之孙得到赐钱五十万并复家:

    【《汉书外戚恩泽表》元康四年,诏赐青孙钱五十万。复家。永始元年,青曾孙玄以长安公乘为侍郎。元始四年,赐青玄孙赏爵关内侯。】

    真正诅咒皇帝被腰斩和灭族的是左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他们诅咒汉武帝,欲立李夫人之子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且在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中有所图谋、曾诬陷太子刘据谋反[8]。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嫠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生卒

    其母卫子夫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被武帝“独说”(说通悦)而得幸入宫[9],“欢甚”的少年天子赐平阳公主千金[10],可史书中卫子夫这第一位在汉武朝出现“幸”之记载的女子在入宫一年多时间内“竟不复幸”[11],直到建元三年,武帝真正掌兵权——发虎符出兵救东瓯[12]、建立期门军[13],卫子夫得到复幸而有孕,而后“尊宠日隆”、“大幸”、“有宠”[14],因此卫长公主的生年不会早于建元四年。

    卫长公主逝世时间不详,她并未陷入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但从当时江充、刘屈氂等人欲置卫氏及太子刘据之外家(公孙贺家,平阳侯家)于死地来看,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都被坐诛,向来受宠的卫长公主当时若在世,必然首当其冲。史书无卫长公主陷入巫蛊的记载,只能说明卫长公主在征和二年之前已经去世。

    墓葬

    汉武帝茂陵东侧平阳公主墓旁,有两座并列排布,其间几乎没有间隙的的覆斗型大墓,完全符合西汉同茔不同xue的合葬制,疑为卫长公主与其夫曹襄合葬墓。

    宗族后裔编辑

    《汉书卷十六高惠高后文臣表第四》

    (平阳侯)

    【六世元鼎二年,侯宗嗣。二十四年。征和二年,坐与中人jianian,阑入宫掖门,入财赎,完为城旦。户二万三千。

    七世元康四年,参玄孙之孙杜陵公乘喜,诏复家。

    九世元寿二年五月甲子,侯本始以参玄孙之玄孙杜陵公士绍封,千户,元始元年益满二千户。

    十世建武二年,侯宏嗣,以本始子举兵佐军,绍封。

    十一世侯旷嗣,今见。】

    卫长公主与曹襄的儿子曹宗,在元鼎二年承嗣平阳侯位时,平阳侯位的户数已由初封时的一万六百三十户增至两万三千户。

    《史记》中记载曹宗在征和二年巫蛊之祸中坐卫太子死,《汉书》记载曹宗的罪名为“与中人jianian,阑入宫掖门”,而曹宗入财赎此死罪,被改处以完刑,为城旦。曹宗子女无遇害记载。

    汉宣帝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迁移丞相、将军、列、吏二千石、资产在百万者到杜陵[15]。曹参玄孙之孙,即曹襄与卫长公主之孙曹喜并无官职,而三年后以杜陵公乘身份复家,故应属资产百万者。

    汉哀帝元寿二年,曹本始绍封。平阳曹氏复侯,户数满千户。到汉平帝元始元年,平阳侯户数达两千户。

    东汉汉光武帝建武二年,曹宏嗣侯位。

    曹宏去世后,曹旷嗣侯位。到班固著《汉书》时,曹旷仍袭着平阳侯之爵。

    东汉光武帝只袭封了西汉所有侯中的两个,一个是平阳曹氏,另外一个是富平张氏(张安世家族)。而富平张氏因娶汉宣帝女敬武公主,也与平阳曹氏也有血缘联系,二族同有卫氏血脉。卫长公主与曹襄的后嗣到东汉还享着侯位,可谓是风光的百年侯爵。

    公乘之爵

    在汉代的二十等爵中,从第一级公士到第八级公乘都是“民爵”,其身份都是老百姓。第五级大夫以上才有资格叫做贵族。。而第九级五大夫至第十八级大庶长则为“官爵”。第十九级关内侯、第二十级彻侯及诸侯王、王子侯以及一切贵族食邑者为“贵族爵”。而在“民爵”中,只有公乘是可以继承的,第一级公士到第七级公大夫都没有继承资格

    汉代的爵位和宅邸的大小直接相关。由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户律》有关民爵之田的记载:“公乘廿顷,公大夫九顷,···公士一顷半顷,···公卒、士伍、庶人各一顷”;有关民爵之宅的记载:“宅之大方卅步。公乘廿宅,公大夫九宅,···公士一宅半宅,···公卒、士伍、庶人各一宅”。

    关于“公乘廿顷”,可以理解为:以一户百亩为租税计算单位,“田一顷”即取得一户五口之家的租税所有权。公乘的“食邑”数量在“二十顷”即二十户以上。[16]

    关于“公乘廿宅”:西汉时一步6尺,一尺=0.23米,一步=1.38米,30步=41.4米,方三十步的宅之面积约为1713.96平方米,相当于2.6市亩[16]。而公乘20宅,折合52市亩。

    平阳曹氏因其六世万户侯的家底、平阳长公主和卫长公主两代长公主的丰厚遗产,经历曹宗以巨额财产赎死罪失侯后,仍为买得起民爵中最高级----公乘的富家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