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跪地一声贺 (第2/2页)
决不让陛下涉险。”黄诚喊道。 这话这场面让文武百官们议论纷纷,很快就得知了事情的原委。 站在后边的宁云钊笑了。 “这就是撒泼打滚了。”他说道,又几分感叹,“黄大人幸亏遇上的是仁君。” 旁边的官员顾不上讨论这个,压低声音几分急躁。 “我们现在怎么办?”他低声问道。 他的话音落就见一多半的官员呼啦啦的跪下来。 “请陛下回宫。”他们七嘴八舌的叩头说道,“陛下万万不能涉险。” 看着呼啦啦跪倒一片的官员,再听纷纷的劝言,坐在地上低着头的黄诚嘴角露出一丝冷笑。 丢脸?做臣子的不替皇帝丢脸,难道还要皇帝自己主动离开回宫吗? 天子一言九鼎,出尔反尔自然只能是被别人逼迫的。 不用抬头他都知道,下一刻体恤臣子的皇帝就只能无奈的回宫去了。 成国公就将被晾在御街上。 进了城又如何? 仗着民意又如何? 你要的依旧要不到! 过了三关就没事了吗?只要他黄诚在这里一刻,就还有第四关,第五关,朱山,这京城关关卡卡如牢笼,你既然闯进来了就休想再挣脱。 听着乱乱的劝声进言,站在宁云钊身边的官员们更加急了。 “我们呢?”他问道。 跪还是不跪?劝还是不劝? “当然跪。”宁云钊说道,随之将衣袖一抖,大步向前而去。
身边的官员们没反应过来,下意识的跟随。 “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一声清亮悦耳的声音在乱乱的低低的含糊呜咽的进言中响起,令人闻之如饮甘泉,烦躁顿消。 不过,这时候说恭喜贺喜? 所有的人都寻声望去,皇帝也看过来,但见一个风姿俊秀的年轻官员施然近前,双手高抬,屈身跪下。 在他身后跟随着的七八个官员也一脸懵懵,怎么成恭喜了?恭喜陛下得黄诚这般忠臣护主吗? 好像跟想象的不太一样… 但事到如今也只能跟着跪下来。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宁云钊再次说道,看着皇帝,面带笑容,“三郡数十万民归周,万数民众不惜跋涉千里前来叩谢皇恩,陛下原想为成国公夸功,如今看来是成国公,是北地百姓为陛下夸功。“ 说罢再次一礼。 “陛下今次不仅让金人臣服,纳岁币得藩属,宗庙告慰,又数十万百姓不弃收归,万数百姓进京叩谢,陛下明君仁心天地可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尧舜也不过如此。”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尧舜也不过如此。 此言听的文武百官面红耳赤。 你这吹捧的功夫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 黄诚嘴角的笑意已经散去,人也抬起头来,阴测测的看向场中跪地的年轻官员。 没想到,原来这不是只兔子,而是只虎啊。 皇帝的脸上忧虑焦急惶惶也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熠熠生辉。 宁云钊抬起头,神情真诚的看着他。 是的,陛下是要面子,丢脸的事别人做,他不会做,但同时,有面子的事他当然愿意自己做,而不是送给别人。 端看斟酌是打别人面子重要,还是自己得面子重要。 万事不过利益,没有绝对。 “陛下。”宁云钊又是一拜,“这是陛下的大功,当普天同庆,臣贺喜陛下恭喜陛下。“ 在他身后的官员们这一次没有再呆呆,跟着叩拜。 事到如今,他们已经跟在了宁云钊身后,不管说贺还是不说,在大家眼里在皇帝眼里,他们也是跟宁云钊一派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他们干脆齐声喊道。 好歹这总是句好话。 没错,这是他的大功,如果此时他转身回来皇宫,那这北地的百姓们只会认成国公,只会感念成国公。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功,是他的,他得拿过来。 皇帝站直了身子,甩开了黄诚,手高高抬起。 “宣。”他朗声说道。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