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谁当罪 (第2/2页)
必须狠狠的击退。”其他官员也纷纷说道。 在一番劝进言后,皇帝情绪恢复,叹口气。 “朕是实在不忍看北地百姓生灵涂炭。”他说道。 “请陛下放心。”黄诚说道,“清河伯已经北上,击退侵入河间的金贼。” 他说着示意兵部的官员,官员上前在一旁展开的舆图上指点给皇帝看。 “.....就在昨日送来消息,保州的金贼已经退回绪口,霸州的金贼也正向长丰退守。” “....三路大军已经集结,必将金贼一鼓作气赶回...” ............. .............. 正月末,虽然已经立春,但北地依旧冰天雪地,一片苍凉。 鼓声忽的在天地间响起,这是点将鼓,一时间兵马齐动,很快城外万数人马云集列阵,各色旗帜军服点缀的大地上,肃穆又绚烂。 营帐里,清河伯身上披着一副厚厚的铠甲,甲叶陈旧,身后的大氅染着斑斑血迹。 “如此,众将听令,分兵四路,将金贼赶出我境。”他说道,声音虽然算不上洪亮,但双目凌厉威严。 帐下肃立着十几位将官,闻言齐声应和。 但有一个将官只是动了动嘴唇,神情忧虑。 “伯爷。”他忍了又忍,终于还是站出来,“末将认为,穷寇莫追,金人败退的厉害,以免有诈。” 他这句话说出来四周的将官没有什么意外,就连清河伯也神情平静,很显然这话不是他第一次说。 “杨总兵。”清河伯说道,“你的思虑很周全,这些日子各方哨探已经去探查密切注意金人是否异动。”
杨总兵点点头,神情有些讪讪。 “伯爷,末将不是贪生怕死。”他说道。“只是这金人的战术不容小觑,他们兵强马快,最善于突袭急攻。” 他的话没说完,就看到清河伯看着他的视线转冷,心里不由苦笑一下,还是说错话了。 清河伯一向自诩北地元老,最讨厌他们这些人把他当做新人,尤其是不想听到他对金人不熟悉这种说辞。 杨总并垂下头。 “伯爷自是最知晓的。”他补充一句说道。 他当然知晓,他也要让天下人知晓,他邹江当得起北地的功劳,他邹江本应该是清河公。 清河伯没有再看杨总兵,抬手将长刀一挥。 “金贼横行杀我百姓毁我家园,凡我大周子民,都当同仇敌忾杀贼报国。”他说道。 帐下将官们纷纷振臂。 “杀贼报国。” 这喊声传出去,很快城外兵马亦是振臂高呼。 “杀贼报国,杀贼报国。” 一时间席卷大地,气势如虹。 .............. ............. 因为接连的好消息,出了正月的京城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热闹,甚至比往日还热闹,人们似乎要将正月里缺失的喜庆热闹都补回来。 纵然有官家的护卫开道,黄诚回到家的时候也比往日慢了很多。 他颤巍巍的下了马车,门口的家丁们涌上来,其中一个靠近递过来一封信。 “老爷,铺子里的信。”他低头说道。 黄诚是有不少产业铺子,但没有哪个铺子会写信给他。 这个铺子是郁迟海的代称。 黄诚一面走进家门一面打开了信。 “我倒要看看这狗奴儿要说什么。”他带着几分恨恨说道,视线落在信纸上却是一愣,“爷爷?” 爷爷? 他在喊谁?能当的起黄诚一声爷爷的可都是死人。两边的家丁们有些不解。 黄诚也很不解,看着信纸上的两个字。 一张信纸上只有两个浓墨写的大字。 爷爷。 爷爷?什么意思?黄诚不由再次念了遍,忽的想到什么,脸色顿时涨红,三下两下将信纸撕碎。 “狗奴,竟敢戏弄我。”他骂道,转身抬手,“来人,把那姓郁的狗奴的人都给我就地处死。” 听懂这句话的家丁立刻应声是带着人就向外奔去。 而此时在霸州,被一群兵将拥簇站在城门上的郁迟海忽的抬手算了算。 “哎。”他说道,“乖孙子。” 什么? 他是想他的孙子了吗?周围的将官不解的看过来。 郁迟海被风吹红的脸上浮现笑意。 “接下来,我不用装孙子了。”他继续说道,“你们该当真孙子了。” 说罢抬手一挥。 “儿郎们,敌已经被诱深入,收网捕猎吧。” 随着他的话,两边的将官俯首应声,看着一队队人马向四面而去,站在城门上的郁迟海才转身。 “我也该去看看那繁华之地了。”他说道,接过随从递来的披风大氅,将头脸都包上大步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