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四章 戏剧 (第1/2页)
在李宏宇的安排下,紫凝等人每三人住一间房,每个房间的人分别来自三家青楼,这样一来三家青楼的人就悉数被打散。小说WwW.⒉3TXT.COM 紫凝、幽兰和杜鹃作为花魁大会的三鼎甲自然住在一起,屋里的陈设非常简单,对着门的三面墙的墙边各摆了一张床、一套桌椅和一个衣柜,毕竟她们是来学艺的而不是享受生活。 “这是一个奇女子为救被冤屈入牢的未婚夫,女扮男装冒未婚夫之名上京赶考,结果高中状元,被皇上召为了驸马,洞房花烛夜向公主坦诚相告,进而给未婚夫洗刷冤屈的故事。” 等紫凝和幽兰一行人安顿妥当,李宏宇把她们重新召集在了大厅里,每人了一本崭新的小册后沉声说道,“这里面的人物所说的话,就是将来你们要唱的词,你们仔细看一下,届时我会从中挑选合适的人物让你们来演。” “先生,这是什么曲子?” 紫凝翻看了一下小册子后不由得诧异地问道,虽然她跟李宏宇相处也有两三个月了,但从未听李宏宇讲过如此奇怪的曲词,竟然还有人物和对话。 听闻此言,幽兰和杜鹃等人纷纷好奇地望向了李宏宇,她们对此也感到非常疑惑,不知道李宏宇在做什么。 “严格来说,这不是歌曲,而是戏剧!” 李宏宇环视了一眼现场众女,有条不紊地说道,“与你们平常所唱的曲子最大不同的是,它并不是一简单的曲子,而是要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由众多不同场合的曲子组成,自成一系。” “先生,我们浙江那边的温州有种不拘泥于杂剧三大段的新剧,曲词可随故事变化,不过是以小曲和歌谣为主,主要出现在街头和村镇上。” 这时,一名立在幽兰身后的春风轩清倌人不由得开口,娇声向李宏宇说道。 “或许有相似之处,但戏剧要更加完善,有着全面运作的体系。”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然后提高了音量说道,“咱们现在所做的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一旦成功,那么这种戏剧必将席卷大江南北,与歌舞相比它的形式更加新颖和贴近生活,也更加全面!” 现场众女闻言眼前纷纷一亮,李宏宇说的可是开山立派的事情,倘若事情真的如李宏宇所说的那样展,那她们不仅将要声名鹊起,而且还会名留青史。 幽兰的双眸不由得闪过诧异的神色,她还以为李宏宇会给她写新曲子,没想到李宏宇竟然整出了什么“戏剧”,着实出乎了她的意料,她不知道李宏宇究竟还知道些什么她不清楚的东西。 所谓的杂剧,最早出现于唐朝,与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 顾名思义,“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而“戏”和“剧”的意思相仿,可谓是民间各种娱乐活动的总称。 到了宋代时,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而且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一个“杂”字。 其中,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等等,它通常分为三段: 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 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 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段各有独自的内容,互不连贯。 等到了南宋时期,随着宋朝国都南迁,南方逐渐产生了一种与杂剧不同类型的新剧,叫“戏文”,又称为“南戏”,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南戏的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到杂剧的影响,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 南戏虽不讲究宫调,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 后来,在南戏的舞台上,一般的角色也可歌唱,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音乐的路子显得开阔了。 故而,“南戏”可谓后世人们所熟悉的戏剧,例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等的鼻祖,最先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至于京剧、豫剧和黄梅戏等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戏剧,明朝时还只是一个雏形,出现于清朝并扬光大。 为此,明末的时候市面上还没有戏剧,人们平时的娱乐主要看的还是歌舞,这是社会的主流的休闲方式。 至于杂剧,属于民间的娱乐活动的统称,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曲目,故而难登大雅之堂。 也正是因为这样,紫凝和幽兰等人见到了李宏宇所提供的那个小册子后感到非常疑惑,因为她们是第一次接触戏剧,故而不知道手里拿的其实是戏剧的剧本。 “这出剧里主要有四个人物,一个是女扮男装上京赶考救夫的冯素贞,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冯素贞的兄长冯益民,另外一个就是冯素贞的未婚夫李兆廷。” 趁着紫凝和幽兰等人饶有兴致的翻阅着手里的小册子,李宏宇不动声色地开口说道,“谁要想演其中的一个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来争取,无论是谁,择优录用!” 听到这句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