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862_第三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第2/2页)

力更加巨大,人费更少。”

    “射程可轻易越200步,发一百五十斤石弹,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可七尺也。”

    陈鸣具体也搞不清楚回回炮究竟能射出多远。但是蒙古人用回回炮打下了襄阳城【至少贡献了一部分力量】,襄阳城的护城河就有一二百米宽,那回回炮的射程绝对该在300米以上。换成宋代的‘步’,也就是200步距离。

    张叔夜嘴角的嗤笑还没来得及扩散,就化作了无比的震惊。“200步,150斤重弹!”这效果就是七梢炮也比不得啊。

    “如何可能?”

    张伯奋的涵养比不得他老爹,震惊之余,当下就脱口而出。张仲熊也不比他哥来的好,他可比张伯奋更瞧不起郭京,结果就这么个被他瞧不起的人赫然拿出了一种凌驾在他们之上的利器,张仲熊内心那叫一个不爽不舒服斯基!

    陈鸣自信一笑,“老相公何不一观?此事易也,一眼即可洞察奥妙。”

    张家这爷三还没一个信任陈鸣的话的。陈鸣的自信也没法子感染他们,陈鸣要做的只是让张叔夜亲眼见一见图纸上的回回炮。有了配重,回回炮的秘密和先进性真心一目了然。

    在这个大条件下,陈鸣根本就没留心张伯奋、张仲熊两兄弟,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已经无形中打了张仲熊一次脸。

    薄薄的白帛摊开在条案上,张叔夜在城门楼见了郭京,这里并不是他真正的签押房,条件相当简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陈鸣摊开的白帛赫然铺占了半个案面。

    但这个时候张家父子三谁也没把心思放在这事儿上,甚至把立在一旁的郭京都直接当了空气。

    洁白的轻帛上,炭笔留下的痕迹清晰无比。整个回回炮构造图清晰无比的印在张家父子三人的眼里,然后张叔夜也好,张伯奋和张仲熊也好,全都明白了。

    “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果然是真传一句话啊!”张叔夜一边叹赞,一边又在摇头,神态已经不复适才的震惊、紧张,而变得很是轻松。

    这所谓之‘霹雳炮’,大有可为。只要不是傻子,一眼都能看出其中的妙处。有了配重,投石机的射程不仅稳定,准头更会大大的增加。比之老式的梢炮,先进的不是一丁半点。

    “老夫失态了,郭使君见笑。”张叔夜的态度瞬间大变样,说话声音都和蔼的像是世交之好了。这完全是因为陈鸣拿出的这幅图,这幅能够让张叔夜重新拥有城外前沿阵地的工艺图。

    白帛上除了霹雳炮构造图外,还有几种‘炸弹’。

    其一是泥弹。先用黄泥团成乒乓球那么大的泥丸,晒干,或是用碎砖头、石子,然后再用黄泥合成大泥弹,晒干之后用以投掷。黄泥脆弱的粘性和置地根本不可能阻挡泥弹落地后那巨大的撞击力,必然粉身碎骨,所以这泥弹虽没有石弹那么轰轰烈烈,却绝对不能小觑。

    迸溅四射的黄泥碎块,也就是合在黄泥之中的小泥丸,飞射的力量绝对能把人大的骨碎筋断。对于人群的杀伤力尤其明显。

    其二是开花弹。这玩意是北宋玩剩下的,并不稀奇。宋人在守城的时候也有把震天雷、毒火球之类的发射出去的经历,很平常。但这是关乎着陈鸣下一步走的关键一点。这开花弹被他命名为霹雳弹。他的袖子里就藏着一小瓶用提炼过的硫磺、硝石和木炭合成的火药。

    “张公。此霹雳弹并不同于现今之震天雷,虽然极其相似。但张公为久经沙场之人,该知道所谓震天雷者,威力大小全系于其内之火药。”陈鸣适时的改换了一个称呼,拉近了彼此一丢丢的距离。

    “郭某人年少时等承《九天应元雷经》,无能修的大造化,可些许改变用以征战军事,金贼当应声为粉齑尔。”北宋的时候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的信仰和声名已经传的很广了,所以这个《九天应元雷经》是非常非常直白浅显的名号。这简直就相当于《玉皇大帝经》、《太上老君经》、《如来佛主经》这样的名称了,让真正的文化人看了不忍卒读。可是,陈鸣没文化啊,你让他严重缺乏古文化的大脑在短期内编出个非常高大上的经名来,完全超出他的能力范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