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琉璃杯 (第1/1页)
用了个理由,将温仕铭打发走,两老才松了口气。而温仕铭也不是特别想要呆在这,他还有重要事情要做,见这两个老头赶人,推着陈逸凡就走。 “去哪里?”陈逸凡询问道。 如果是去玩,他并不热衷,现在最重要还是学习。不是这家伙的话,他应该会到书店一趟,弄书本回去,好好补习。 “掏老宅子。”温仕铭有兴奋地道。 在古玩这行,老宅子是古玩来源的一个重要场所。一些古屋要拆,要搬等等,都可能让人捡到宝贝。因此,他们这行,许多人对掏老宅子都非常感兴趣,相信陈逸凡也不例外。 “呃!什么来的?”陈逸凡却不了解,疑惑地看着温仕铭。 温仕铭一愣,看外星人一样看着陈逸凡。 “你不知道?” “我应该知道吗?” 得!温仕铭这才记得,这家伙加入这行才没几天,没有马上领悟过来,也不出奇。其实,严格一来,陈逸凡压根还没有入行。 他才解释一遍,老宅子一般住的人都是老一辈,保存了不少老东西,所以掏老宅子往往能找到宝贝。 即使是一些古玩大家,偶尔也会客串一下铲地皮的,不是盗墓的铲地皮,而是到农村去收货,掏老宅,指不定哪天就会碰到一个大漏可拣。 江海市的老宅在前几年基本上都被掏空了,有些老宅没掏的,要么隐藏极深,要么纯属虚构,要知道玩这个行当的消息极为灵通,稍微有有价值的,只要是知道,有些新人老鸟之类都会去,就算没钱,去见识一下也是好的。 “行,去看看。” 可以涨见识,陈逸凡自然也不会拒绝。这可比自己在家看资料好多了,可以积累经验,对以后有很大帮助。 如今,他不怎么急钱用,也就不是很着急去捡漏,最要目的还是想去见识见识。 两人一拍即合,钻进温仕铭的车子就朝目的地前进。 那地方有远,没办法,近一的老宅,基本上被人翻了几遍,有一块铜都可能被人拿走,很难再找到宝贝的。 温仕铭不知道,陈逸凡住的地方,就有两个宝物。 “我们要去的事郊区,那一带比较乱,一会你忍受一下。”温仕铭开口,提前给陈逸凡打预防针。 陈逸凡笑了笑,自己什么脏乱地方没有见过?你一个在城市长大的家伙,这话,怎都感觉有别扭。 “没事!”他也是早有心理准备。 能称为老宅子,肯定是破旧了的,能有多整洁?又不是什么文物保护单位,有专人管理,他早就想到了。 两人来到一带偏远的郊区,这一带看起来很贫穷,屋子是六七十年代的,屋还是瓦片遮着。 “真够老的。”陈逸凡感叹了一声。 “好地方!”温仕铭则是大为振奋。 这话要是被住在这的人听见,还以为那家伙在讽刺呢!火爆一的人,搞不好就要打他一顿,他娘的话能不带刺吗? “怎么找?”陈逸凡看着那参差不齐的瓦房,询问道。 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总不能逐家逐户去找吧?人家还以为你们查户口的呢! 跟陈逸凡在一起,温仕铭总算找到一优越感。以前,跟着那些老头子,动不动就是教训他这做得不对,那做得不对!陈逸凡则不一样,总会询问他应该怎么做,让他有种当老大的感觉。 “放心,跟着我走就行,我知道这里今天有一家要拆了。”温仕铭开口道。 当然不能跟陈逸凡想的那样,每家每户去收垃圾。有人专门会收集这些乱七八糟的信息,那个老宅子要翻新等等。 他将手机拿出来,翻看里面的信息。那家主人他也不认识,只是通过别人的渠道,知道一个具体的地址而已。 “华美巷8号,帮忙找找。”温仕铭道。 看来这家伙的确经验十足,来这些地方次数不少。华美巷不好找,他拦下一个路人,问了华美巷的具体方位,两人才继续找屋号。 “前面有人搬东西,应该就是了。” 陈逸凡抬头望近去,就看见巷子里面摆了不少老旧东西,有家具,也有瓶瓶罐罐,由屋子搬出来,从门口一路摆出来。
那些玻璃瓶温仕铭直接忽略,现在收垃圾的都不怎么收玻璃瓶了,没什么价值。倒不能玻璃没有珍宝。在古时候,玻璃就是琉璃。 以前,琉璃采用古代青铜脱蜡铸造法高温脱蜡而成的水晶作品。其色彩流云漓彩美伦美焕;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这个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cao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某些琉璃作品,放到现代也是了不得的奇宝。 温仕铭将拦在路上的一块天蓝色玻璃杯踢开,直奔人家的家具去。 后面的陈逸凡看到那个杯子却是眼睛微微一凝,他发现杯子上面有光。天眼不会骗他,这个杯子绝对是古董。 他将杯子捡起来:“老温,帮忙看看这个杯子。” 这家伙虽然眼力等都不是很好,但半吊子也知道不少知识,认识的东西要比陈逸凡多不少,人家的底蕴比他厚多了。陈逸凡要不是有天眼,他什么都不是。 温仕铭回过头一看,这不是自己刚才踢走那个?他看了眼陈逸凡,暗道:这家伙不会以为这个杯子是古董吧? “陈兄弟,玻璃别看,很少宝物的。” 其实,琉璃在古代是宝物,毕竟以前玻璃不好生产,物以稀为贵。另外,玻璃易碎,保存下来的几乎没有。 要追究起来,在唐朝,琉璃就引进中国。到了元代,博山琉璃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其早期产品以珠笄为大宗,还有簪扣子等。笄,颜色以蓝为主,另有水晶黑白茶晶诸色。明洪武年间,除内宫监在此设“外厂”,为宫廷生产“青帘”等贡品外,民间琉璃生产也日趋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