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茶坊规矩 新 (第1/2页)
圣兵神册现昆仑,奇境觅君尊。边城雪域,情仇恩怨,何处解温存? 西风笑傲轻衣舞,仗剑震王孙。古道潇潇,沙场冷冷,幽谷有龙魂。 此词调寄《少年游》,写的是一位名叫燕腾的侠士的经历。 ———— 初冬,天刚过午,边城小雪。 燕腾喜欢在边城的江湖茶坊喝茶,在那里可以听到很多江湖故事。但这次他匆忙奔袭几百里却不是来听故事的,而是在等人,等一个匈奴人。 彼时正是三国纷乱时期,边城位于魏国之边境。中原各地此时正处于争地争粮的水深火热之中,而边城却远离其间,反而各种各色的商贸之人络绎不绝,鲜卑人、大秦人、魏人甚至蜀人与吴人,以及大宛人、乌孙人、匈奴人、月氏人等等,他们都在边城有着行馆、商铺。 所以燕腾三人穿着再奇怪,无论等的人是勾鼻斜眼还是天姿国色,对于出入江湖茶坊的人来说都不觉得奇怪。 他正与阿东、阿福三人坐在临街一角,看着飘飘扬扬的雪下着。 雪下得并不着急,但三个人却心急如焚。 热腾腾的火炉,热腾腾的茶,与燕腾心里一样焦急。 阿福坐不住,时不时站起来倒茶;阿东的茶杯永远是满着,一滴水没喝;而燕腾知道,即使心里焦急,却也得坐着等。在茶坊等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紧不慢地品味着茶。 进来时,燕腾早就把茶坊里的人看了遍。 包括燕腾这一桌在内,茶坊只有四桌客人。进门左首一桌坐着一壮一瘦的两个西北汉子,一位五大三粗,另一位刚身材纤小。那壮汉正东张西望,明显在等人,时不时地看过来,又再看看边上那桌年轻人。紧挨着西北汉子那桌的则坐着三个年轻人,中间那个穿着雍容华贵,帝边两个是小厮打拌,显然是主仆关系。主人怕冷,所以靠近火炉。火炉的火则烧着很旺,火炉边上还有一桌坐着一位紫衣雅士,年过四十,独自一人自品着茶,一脸的忧伤。 茶坊的小二仍然在说着江湖的新故事,茶坊的掌柜仍然在数着茶客的五铢钱。 燕腾心道:“要是那送消息的人在的话,应该是在等人的那一壮一瘦的西北汉子吧,也或许是那紫衣雅士。” 阿福等得不耐烦,想说话。被燕腾狠狠地瞪了一眼,不敢说话,就站起身来再给燕腾倒满了茶。阿福是憋不住性子的人,既然燕腾不让说话,他只能靠做点事打发时间。 倒是阿东,他的使命只有一个:保护他的少主,也就是燕腾是他的使命。除了保护他之外,他没有别的事做,即使他闲得发慌也不会找别的事做。 阿东、阿福二人未懂事时就被带到玉虚庄的,虽然与燕腾年龄相仿、自小同时长大并以师兄弟相称,但自二人懂事起就只认着一个主人,因为他们知道,燕腾是玉虚庄的少主,是他们二人的主公。其实虽为主仆,也为玩伴。 玉虚庄比边城还远。 人人都知道,玉虚庄就象龙一样神秘,因为没有几个外人真正进入过玉虚庄,不是因为传说凡是进入玉虚庄的人除了死之外就是留在玉虚庄,而是江湖人真的不知道怎么进入玉虚庄,除非由玉虚庄里的人带进去。 那是在昆仑雪山之中,既不是一个商店,也不是一个村落。 江湖传说已经在那里存在了几百年,而且这几百年来,很少人知道他们怎么与外界打交道的,他们是如何在那冰天雪地的昆仑之巅活了几百年。所以江湖的传说,直接把玉虚庄的人说成是神仙。 玉虚庄的少庄主燕腾当然知道自己并不是神仙,但他却能像仙人一样的俊逸、潇洒。 玉虚庄不好进,不等于玉虚庄的人不出来。虽然听说玉虚庄有大片肥沃的土地,也能养羊养牛,但是他们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还是得与外届交换。 他正思想着,却见那瘦小汉子对壮汉耳边嘀咕几声,那壮汉径直往那三个年轻人走去。 “拿来。”壮汉站在三个小伙面前,伸出肥厚的手掌。 “什么拿来?”那少年不解。 “昆仑帛书拿来,我带你去见你爹。”壮汉喝道。 那三个年轻人闻言大怒,起身亮出兵器:“什么昆仑帛书,我们先让你去见你爹!”话音未落,三人已向壮汉递上剑招。时逢乱世,饿殍遍野习以为常,更何况打斗。 掌柜道:“本茶坊规矩:胜者赔偿一切打坏之物品,你们继续。”然后他继续低头数他的钱。 那壮汉听闻掌柜的话,“嘿嘿”两声,回头对掌柜说道:“那是自然!”话音未尽,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