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长成记_第九十一章:且看这水穷云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且看这水穷云起 (第2/2页)

疆却改了主意。他本身是个不受拘束、放浪不羁的人,只是自巫妖灭族之后心性收敛了不少,可要他循规蹈矩地为另一个人限制自己的自由,他却是做不长久的。云疆自己清楚自己的性子,便在来的路上改了主意,到了竹林小苑后,直接把端华丢给了元辞,请元辞给端华寻个好去处,让端华跟着元辞磨练磨练。

    元辞的徒弟们早被他打发了出去,他现在就是闲云野鹤一个。修至上仙,到现在修为似乎进入了瓶颈,他不急,只是以他现在的心性,再不想有什么牵绊。于是端华的去处,就被他安排给了他的小徒弟奚康。

    奚康正在天宸军下做事,端华便也去了那里,只是他并不知他的上司是天宸,只知道他要和奚康一样为天庭的天兵效力。而云疆也不知他的二徒弟被安排去剿灭妖兵,元辞送端华去找奚康时,他正坐着黑云慢悠悠地在人间寻找反话热闹的市井,试着做一个普通凡人,若他知道端华要做的事,是绝不会让端华去的。

    江南言语之乡有一罗家庄,庄内有一颇具盛名的武公祠,祠堂建在庄楠溪水之畔,因五十年前天下动荡的年代,江南一带的水系洪水泛滥,溪水上涨,淹没面积足有百亩,这溪水两旁的人家便都搬至北边的橘子山上,这五十年来,人们习惯了山上的生活,一直未曾搬回原址,那武公祠也被洪水冲刷,废弃良久。

    三年前,庄外来了一伙逃难的道士,借住于武公祠中,受村民接济方能活命,这伙道士知恩图报,便将武公祠稍作改整,借用前名,修了一座武公观。这两年武公观日渐完善,观中香火不断,已成为方圆五十里之内有名的道观。

    “老伯,请问武公观怎么走?”

    罗老伯抬起被太阳晒得油汪汪的脑门儿,眯着眼看到一个高大的黑衣男子,罗老伯老花眼特别严重,他只隐约看得出这个陌生人长得方方正正,不像个坏人。于是笑眯眯地说:“你去武公观啊?正好,我正要去观里请解签师父给我闺女合个八字儿,咱俩一路,走吧走吧。”

    将铭掩去了周身的魔气,收敛了修为,穿了一身麻布黑衣,一个人训着妖气而来,落到这个小村子里。他听说妖族最近有一股势力蠢蠢欲动,便过来看个究竟。

    罗家庄的妖气最盛,可是一进村子,这妖气反而时隐时现,东流西窜,将铭竟无法得知妖气的具体位置。费了一番力气,才从罗家庄东南方向得到一丝异常,当下便化作普通人,隐匿身份查个究竟。

    老伯的闺女即将定亲,人逢喜事精神爽,一路上,老伯保持着一张乐开了花的脸和将铭东拉西扯,一会儿说今年的雨水多,稻子准能有个好收成,一会儿说村里谁家养了猪,等过年宰猪时可以去换两条猪rou,还是不是地问将铭:你家种了几亩地,养了几只鸡,问得将铭不知如何作答。

    活了几千年,他哪里种过地养过鸡,更别提一亩地收成多少,现今市价如何了。随口应付几句便惹来老汉一阵嘲笑,说将铭肯定是个大户人家子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得将铭哭笑不得,抽搐着一张脸不知该作何反应。

    罗老伯说这武公观的卦签和求愿很是灵验,所以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这里求签,道士们有时也会外出作法,经他们做过法事,都会家宅安宁,夫妻和睦,但是他们一般不会踏出道观,观中德行最高的道长更是常年不出屋,听说是在入定参悟。

    远远地,便见前方烟雾缭绕,风一吹,一股香火味儿甚是浓郁。

    将铭顶着一张方方正正的寻常人脸,随着进香拜神的村民跨进厚重的枣木大门。武公祠本就修得宏伟,虽经历洪水,但根基犹在,这一经修缮,倒也不比以前差,道士们还开辟出更多的地方,让这间道观显得更加宽敞。

    进门左手边主殿下方置了两方长桌,桌上黄布铺面,其上卦签、解书、桃符等一应俱全,一个身着灰色大褂、头戴混元巾的消瘦道士坐在桌后正为别人看相。

    主殿中有一供香道童和一道长打扮手持拂尘的高大道士,其余诸殿内空无一人,而道观后面的菜田里有四个道士正在挑担浇水。

    这一派祥和安稳的景象倒是和人间一般道观一模一样,但是……

    !@#¥%……&*

    实在不知道这一章该起什么名字,就瞎起了一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