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歹毒万恶的心肠?胆大妄为的行凶 (第1/2页)
鸡鸣报晓,白云露脸。 太后的“金身遗像”墓园,墓门早已大敞开。 这里没有了以往的重兵守卫,只有寥寥几人护卫,四周摆放了许多的素帐冥幅。 一帮子身着孝服的乐队手拿着乐器,在礼部尚书的带领下,规规矩矩的肃立在旁。 除他一个大臣外,再无别的大臣前来。 这是因为,皇帝没有表态,没有在朝堂之上向大家交待过此事,知道的人,极少。 即便知道的人,也不敢传来传去,就比如说他自己,他知道了这件事儿,但他却不敢与其他大臣声张。 道理很简单,说白了,太后的“金身遗像”出了事儿,这最丟人最没面子的人,是谁? 那当然是皇帝自己了,身为天子,一国之君,居然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连自己母亲的遗像都看丟了,这得有多丟人? 莫说是皇帝,就是寻常人家出了这样的“盗墓”事儿,那也是奇耻大辱! 有句俗语叫家丑不可外扬,也就是这个理儿。 “皇上驾到—” 一声尖啸出自总管太监小全子之口。 礼部尚书闻声望去,只见皇帝、皇后娘娘、丽妃娘娘、小全子、及四名大内侍卫正迎面缓缓而来。 他赶忙向乐队招手道:“快些跪下,皇上来了。” 说着,他率先跪地,乐队随之跪下。 待皇帝一行人走近,礼部尚书便朗声高呼:“恭请皇上圣安!” “恭请皇上圣安!”乐队齐声跟着高呼。 皇帝阴沉着脸,没有说话,手微微一抬。 礼部尚书与乐队小心翼翼地站起了身。 皇帝目光转向四周,仔细看了看素帐冥幅,面色稍安。 礼部尚书恭声道:“皇上,臣安排的还行吧?” 皇帝头一点:“还行。” 礼部尚书暗自松了口气,接着道:“皇上,是否开始奏乐。” “不了!”皇帝斩钉截铁的拒绝,脸色一沉,“这事儿朕没有告诉皇子公主和其他朝臣们,朕不想把他们招来,朕仅与皇后及丽妃进墓去,向太后请个罪就出来,你明白朕的意思吗?” “不就是家丑不可外扬,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嘛!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礼部尚书心里咕噜着,嘴上应着,“臣明白,臣明白!” 丽妃娘娘开口道:“闲话少说,香烛纸钱火折子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都准备好了。”礼部尚书连连点头,向身后的一名守卫招了招手,“快把东西拿上来!” 一名守卫应声上前,将一个手提篮交给了礼部尚书,篮边斜放着三根黄香和两根红烛,篮里中央堆着三叠整整齐齐的冥币,一个火折子在篮里的一角。 丽妃娘娘满意地一笑:“不错。” 礼部尚书有些受宠若惊地点点头:“谢娘娘夸奖,太后金棺前已放有供品及蒲团,不知娘娘还有何吩咐?” 丽妃娘娘面向了皇帝:“皇上,你看,还有何不妥之处没有?” 还有何不妥之处? 皇帝想了想道:“没有了,咱们入墓吧!” 皇帝率先入墓,皇后娘娘和丽妃娘娘紧随其后。 一旁林深处,黑衣蒙面人虚影倚在树边,他眼中寒芒闪闪地看着皇帝、皇后娘娘、丽妃娘娘相继入墓。 墓中,金棺前。 皇帝、皇后娘娘、丽妃娘娘,三人默立无言,面色各异。 皇帝是真的痛苦异常,他眼中泪光闪动,闪烁欲滴。 他忽然觉得,太后的“金身遗像”出了事,犯了滔天大罪的人,不是杨轩傲,也不是守这墓园的领头侍卫,而是他自己。 皇后娘娘思绪如潮,他面色沉重悲伤,不过,她却不是在为太后“金身遗像”的事情而难过,而是在回想着,心里默念叨着:“太后,如果您还活着,该有多好,您一向最疼我了,如果您还活着,我失宠了,能到您跟前诉诉苦、撒撒娇,那该有多好!” 丽妃娘娘目光四处流转,似是有些心不在焉。 这太后“金身遗像”的事情,始作俑者就是她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