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请君入瓮巨变生 (第2/2页)
是了,刚刚才在朝堂上发生的事情,放眼整个**想来也只有自己才知道,便是传的再快,也不至于这么一会子就人尽皆知,鸾歌不知也是常理。 强自按下心中的焦虑,皇后尽量言简意赅的将刚才得到的消息说与鸾歌听,刚说完,她便急切地看着鸾歌。 鸾歌甚至能感受到那双握着自己的双手手心有着细微的汗渍,连带着皇后的肩膀也是微微颤抖。 皇后期盼地看着鸾歌,千华临走之时告诉她,若是有什么事想找人共同商量,那就去找鸾歌。 皇后不知道千华为什么这么信任鸾歌,对她这么看重,这几年来,千华对于这个三妹不是一般的关注与照顾。 原本皇后是不屑的,但自从小衍过到自己身边,她越发对这个不喜欢出风头,但却总在无意间展示自己隐藏于懒散怠惰之下的聪慧的三公主看重起来。 所以在刚才自己一听到消息,原本是准备去找晟昭帝求情的,却在刚出门时犹豫下来,派人去请了鸾歌来相商。 在派人去请鸾歌的时候,皇后已然暗下决心: 倘或鸾歌也没有办法,那自己只能去求陛下。便是在御前跪上几天,也要求得皇帝开恩! 鸾歌当然不知道皇后心中所想。 纵然心中有许多疑虑,不明白皇后为何为找自己来商量这件事,但因为此事牵涉到左相皇后一派,因着小衍的关系她已经不能不上心。
眉头微皱,她心中暗忖道: 想必又是舒阳他们动的手脚吧。看来晟昭帝已经忍不住了,这般仓促又明目张胆地将两朝元老借由这般小的罪名降职,他是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有关左相“通敌叛国”的证据了吧? 皇后看着鸾歌认真思考的模样,不知为何心慢慢静了下来。 或许千华是对的,鸾歌这个小姑子真有什么见地也说不定。 半晌,鸾歌慢慢抬起头来,在皇后期盼的目光下缓缓开口: “娘娘,鸾歌以为,此时应当按兵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尤其是不可在这个关口去找父皇求情。” 看着皇后蓦然睁大的双眼,鸾歌明白自己已然猜中了她的打算。 她轻叹一口气,回握住皇后冰凉的双手,道: “如今父皇正在气头上,既然在朝堂上已经开口‘非是十万火急之事,皆于明日早朝再言’,那么今日您便是去了,无功而返倒好,但若是父皇见了您,底下的臣子必会一一效仿求见,到那时,父皇的威严存于何地?” “只怕到时候,便是相国大人无罪,凭着这般人心所向,父皇一怒之下也反会迁怒与他。”鸾歌顿了顿,慢慢开口:“王之逆鳞不可拂啊!” 自古以来,为帝者皆怕臣子功高盖主,拥有比自己更大的影响力。 如今且不说左相有什么大功,但至少没有大过。而且两朝为相,他处事也都算得上方正公平,在民间也是有着极高的声望的。 倘或皇后这一求情,按着晟昭帝的心思,必定会相见。因为他等的,就是皇后这般入彀。 皇帝见了皇后,就算不赦免左相,也会给百官一个错误的暗示,他们若是跟着一求情,必回带起百姓的舆论导向。 在天下人都倾向于左相的时候,若是皇帝将他通敌叛国一事昭告天下,那么,便是皇帝想要放过他,天下人也不会允了。 纵是之后证明是有人攀咬诬陷,那左相也依旧没有翻身之日了。 皇后纵然因为担忧而有些头脑混乱,但鸾歌将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她如何能不明白? 面色发白,皇后喃喃道:“那……那怎么办?我该怎么办?难道就这样干坐着吗?” 皇后未曾察觉,自己看着鸾歌的眼中充满了期盼,语气中也是渴望着她给自己指明一条道路。 此刻的皇后,已经乱了阵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