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纵横天下_第102章 坐论大局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坐论大局1 (第1/2页)

    城守府的晚宴办的相当热闹,心情好,不论吃什么喝什么,都会甘之如饴。席间觥筹交错,大家都把喜悦化作酒量,频频举杯畅饮。自兖州战起到今日已近一月,众人历经数战一路走来,都变得沧桑不少,但各个神采奕奕,精神饱满,说到底都是为这场胜利欣喜不已。

    望着堂上众人,辛锐也被这气氛深深感染,少不了敬了众人许多酒。

    正值酒酣耳热之际,忽然堂外军士来报,说一个姓郭的书生前来讨酒,辛锐大喜过望,赶忙亲自迎出府门,众人见状也都暂停饮宴,随辛锐一同出来。

    城守府门口,施施然站着一位瘦骨嶙峋的青年文士,一袭青衫颇为破旧,身高七尺,相貌端正,尤其一双眼睛,神采不凡。这青年见辛锐身后偌大阵仗,毫不见慌张失态,不紧不慢向辛锐躬身一礼,淡然道:“大将军太抬举小生,只是讨杯水酒,何须劳动诸公大驾亲至?”

    “郭先生率民救了官仓之火,有大功于社稷,我等正要好好感谢先生,快请随我到堂中一叙。”辛锐托起书生双手,继而一只手牵住书生,一边向堂中引进。

    这一牵之恩,便叫郭嘉死心塌地为辛锐谋划大计,直至天下一统,这是后话,略过不表。

    从书生微微颤抖的手中,辛锐感到一丝欣慰,看他第一眼,辛锐便断定此人必是郭嘉无疑,想想郭嘉前番际遇,辛锐不禁心有戚戚。

    郭嘉少年时便天赋禀异,学冠古今,只是为人低调,又不是什么名门望族之后,因此并不为世人所知,后来二十岁出头时,他自负胸中所学,前往袁绍处求职,想要一展抱负。

    但袁绍并非慧眼识英的明主,没有给予郭嘉理想的施展环境,因此蹉跎年余之后,郭嘉怀着满心的无奈和遗憾离开冀州,隐居在许县,从此不问世事长达五年之久。

    眼看着昔日好友荀氏叔侄都在曹cao帐下如鱼得水,郭嘉也生过前去投奔的念头,但袁绍带给他的打击不小,他不得不谨慎小心,细心地观察当世的每一个诸侯。

    直到辛锐攻下许县,郭嘉也有心看看这个名满天下的神童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于是早早地守在官仓,才有了号召百姓救火那一幕。

    郭嘉对军事的热衷程度近乎痴迷,从前些时日程昱被无名军所败,退守许县之时,他便料定这里必然有一番征战,多半许县将会易主,因此对于粮草这个大军的重中之重,他早就上了心。

    果然不出他所料,程昱突围前点燃了官仓,所幸曹军撤退匆忙,官仓火势并未大起,这才能被及时扑灭。

    辛锐派到大街小巷四处寻找自己的军士,郭嘉也见着不少,只是每每都偷偷避开,之所以径直来到城守府,一方面想亲眼看看这个有着神童之称的大将军如何对待自己,另一方面,郭嘉天生好酒,对北海所酿杜康慕名已久,只是囊中羞涩,每次路过酒坊时,只能闻闻气味,聊作解馋。因此他早打定主意,这次前来,便是辛锐不像传说那般英明,自己也要讨上一坛杜康,带回去慢慢享用。

    从辛锐对自己衣衫褴褛并不避讳,反而拉着自己的手请自己进堂入座,郭嘉心中终于对辛锐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认识。

    郭嘉通过名姓之后,又在辛锐介绍之下一一与在座众人见了礼,便被请至上座,郭嘉虽连道不敢,却毫不客气,顺势坐了,众人都不认识郭嘉,但见辛锐对他这般礼遇有佳,也不敢怠慢,趁着酒兴,纷纷出言问候郭嘉。

    “说来还要感谢仲康和孟起,若不是他二人偷偷带来这几坛酒,奉孝今日只怕要失望而归了。”辛锐为郭嘉把一盏酒,笑道。

    “大将军真是风趣,”郭嘉颇为急切地端起酒盏,嗅了嗅酒香,一饮而尽之后登时浑身无处不感到熨帖:“好酒,此酒只应天上有。想郭某一介穷酸书生,如今竟也能饮到这般好酒!”

    “北海有酿酒司,我的府上这头锅杜康少说也有百十坛,奉孝若是喜欢,何不随我同去北海?”辛锐见郭嘉对杜康推崇不已,趁机抛出橄榄枝诱惑道。

    “大将军不以在下卑微寒酸,嘉深感厚谊,故所愿也。”郭嘉毫不拒绝,说话间第二盏酒业已下肚。由于喝的急,郭嘉一阵咳嗽,原本蜡黄的脸上泛起一片潮红。

    辛锐起身走至郭嘉近前,以手握拳轻敲他的后背,关切道:“奉孝似乎有痼疾,可寻医看过么?”

    “都是旧事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