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纵横天下_第129章 曹cao的软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9章 曹cao的软肋 (第2/2页)

怕最终三面夹击都是有可能的。”

    诸葛亮点点头,同样颇为忧虑道:“徐州的战力我军是半些也指望不上,空有三员虎将却不懂得用兵之法,这刘备也真是叫人无奈。奉孝先生虽然有十胜十败之论,但那都是对袁绍而言,唉!当务之急还是要考虑一下如何击破曹cao,尽得兖州之地,方能与袁绍在黄河一决雌雄。”

    “你二人说得都有些道路,也能急主公之所急,看来这段时间叫你两个协助云騄执掌军事,倒是有些长进,”座上的郭嘉饮了口茶,好整以暇地对两个得力助手道:“只不过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说这当务之急曹cao吧,我来问你们,曹cao现下有多少军马,如何分布?”

    “据这两日细作来报说,曹军得了昌邑和濮阳之后,兵力扩张到十万余众,曹cao派吕虔和乐进率兵一万余人守在昌邑与巨野相拒,自引大军驻在鄄城,其余陈留由曹仁把守,范县由荀彧把守,东阿守将是荀攸,不知多少军马。”庞统每日对情报都严加审阅,又是个过目不忘的,见郭嘉问起,如数家珍地回答道。

    辛锐乐得看三人讨论军事,因此只是静坐喝茶,不发一言。

    “唔,很好。看来统哥儿对军报颇为留意,这点对于一个谋士而言至关重要,你今后也要保持。”郭嘉淡淡一笑,起身缓缓踱着步子,忽然转身问庞统道:“只是从这几日的军报中,你还看出别的不曾?”

    “军报每个字我都烂熟于心,并没有其他事了呀。”庞统不由疑惑道。

    “奉孝先生所指可是曹军于鄄城挂起白旗之事?”诸葛亮却灵光一闪,问郭嘉道。

    “正是。这白旗必然不会无端挂起,即便细作无法潜入鄄城内探查仔细,我料定曹军必然有个大人物于不久前去世了。”郭嘉点点头回应诸葛亮,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道。

    “这倒是我疏忽了,没有想到此节,那么依奉孝先生之见,曹军里谁殁了呢?这件事对我北海又有何益处?”庞统颇为赧颜,但关系军情大事,顾不上这些,赶忙问道。

    “戏志才!必然是此人,说到此事我也是有些惭愧,戏志才原本是我颍川同乡,早年便有大才,与荀文若和我亦师亦友,后来他两个去投了曹cao,我却北上想在袁绍处谋个出身,一别经年,没想到他竟然英年早逝。”郭嘉说起此事,面上显出悲怆之色,言语间颇为伤感。

    “戏志才可是早年便有宿疾?”辛锐插话道。

    “不错,这人自我认识起便害有上气之症(哮喘),想必这十余年间,定然是忧心军事,病情加重,这才......”郭嘉以手掩面,浑身颤抖着。

    “奉孝还请节哀,志才之名我也早有耳闻,可惜天妒英才,竟是没叫我等见他一面。”辛锐也熟知郭嘉昔年这段历史,因此出言安慰道。

    若非自己从曹cao手中夺了颍川,又幸运地招揽了郭嘉,只怕此时他早已继承戏志才的遗志,被荀彧招进了曹营,为曹cao出谋划策去了,辛锐心中有喜有悲,但不管怎样郭嘉毕竟是颍川士子出身,和这些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自己也不能不顾及郭嘉感受,发自肺腑地安慰这个瘦弱的智者。

    半晌,郭嘉长叹一声,虽是眼角残留泪痕,却强笑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如今我和戏志才等人各为其主,虽有私交也断不能因私废公,还请主公不必挂怀,原谅在下方才失态。”

    “奉孝何故出此言,你我二人同心同德,你的好友不幸离世,我亦感同身受。明日我便遣使去鄄城,前往吊唁,这事就这么定下了,你不要有顾虑,请接着推演军事吧。”辛锐不容分说,直接下了决定。

    这个插曲过后,郭嘉把心神又收回来,接着道:“说到此事对我北海的益处,曹cao首席谋士新丧,他必然心中烦乱,军政事务难免有所疏失,这是其一;曹cao新得兖州数地,治下安抚百姓、收编降兵颇多杂务,必然牵扯无限精力,这是其二;昌邑和濮阳新降之军并未宾服,又需要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加以整编,军心不稳这是其三;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曹cao目前最多有十万余军马,假设曹军与我北海军战力相当,那么我军除却平原子义、向民所部四万人,还有包括南阳张绣在内的十四、五万军马,即便是强攻兖州,也未必拿不下曹cao。何况我军是四面皆可进攻,叫曹军分不清虚实。有了这些有利条件,在下认为主公应当尽快兵发兖州,将曹cao一举歼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