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纵横天下_第138章 稍息,杀向东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8章 稍息,杀向东阿 (第2/2页)

士兵,其余全员今夜一更便要出发直取东阿,另外飞鸽传书贾文和,命他务必坚守虎牢关,拖住曹cao大军,还有叫糜芳注意调派人手前往东阿准备,只待城破,便要他立刻接管城防和政务,我军明日便要前往鄄城,还要派快马前去知会高顺部,叫他加紧行军,务必在我军攻打东阿时赶到范县,严密监视鄄城动向,若有曹cao援军开往东阿,便出击拦截,保障我军后方安定。”

    顿了一顿辛锐又叹口气道:“你们还要好生做一下众军士的思想工作,这几日征战不休,必然异常辛苦,叫他们务必克服困难,只要拿下东郡三镇,再汇合了巨野军,兖州便唾手可得,到那时众人都能好好歇上一歇!”

    “主公放心,众军士气还是振奋的很。”庞统很有自信地挑了挑眉,而后和诸葛亮一起安排工作去了。

    北海军士的良好素质在战时和战后都得到了完美体现,作战勇敢自不必细表,尤其是在清理战场、安抚百姓和修筑城池这些战后工作中,每个人都异常迅捷,在各层军官的带领下,每个人忙而不乱,不到半天便已将满目疮痍的范县整理的井井有条。

    范县位于鄄城和东阿之间偏东一点的位置,三座县城在地图上看起来像一个等腰三角形,范县是顶点,距南北两腰终点的其余二城均不过几十里路程。

    北海军此番出其不意夺了范县,又自始至终全城戒严,消息应该尚未透露到那两城,但这也不是绝对的,须知兖州腹地曹cao耳目众多,难保不露风声。

    再者曹军每次出征,曹cao都会安排荀彧留守后方,荀彧这个人虽然算不上是奇谋百出之辈,但也绝非庸才,尤其于守城方面还是颇有心得,前番和程昱等人守住三城,敌住吕布大军便是明证。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尽快夺取其他二城都是势在必行,尤其鄄城乃是曹cao盘踞多年的大本营,若是取了此地,对曹军士气无疑是最好的打击。

    此外,辛锐对巨野军那里也颇不放心,虽说有黄忠、甘宁两员猛将和陆逊这个新秀军师领军,但昌邑守将乐进和吕虔都是曹营宿将,更兼城中有一万多精兵,虽说城池并不算凶险,在这种兵力对比下要轻松取胜也是极难的了。

    登城远眺,望着城外一望无际黄灿灿的麦田,辛锐更加坚定了今年至少要一统兖州的想法,得到兖州这座富饶的大粮仓,扩军和接纳流民便有了更加切实的保障,在这个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年代,对于任何一个想要争霸天下的诸侯来说,人口都是最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如何养活领地里多多益善的人口,更是足以令每个政治家头疼的大事。

    范县经过一夜的动乱和半日的维持,已经重归于平寂,训练有素的北海军士都在各营军官的指挥下枕戈待夜。及至酉时,军中响起晚餐的号角,号角声几长几短,不同的声响代表不同的军事意义,这也是辛锐为战斗、行军、宿营、开饭等等军事活动特别制定的。

    糜芳派遣的数百辎重部队早早到达范县,为远征的将士们带来了丰盛的晚餐--上百头猪。各营都支起数十口大铁锅,架在搭好的木架之上,人多力量大,不多时rou猪已经全部宰杀完毕,洗剥干净之后,将内脏和剁碎的骨rou一同放在大锅里炖上,加上些佐味的酱和豉,再放入随身携带的蘑菇干,不多时便香气四溢,令人垂涎。

    铁锅导热快,比传统的陶锅更加轻便易于携带,因此早就成为北海行军做饭的必备品。北海占了盐铁之利,因此这铁锅并非稀罕物,上到皇宫御膳房,下到寻常百姓家,铁质炊具司空平常,不像其他地区,大多还在使用陶锅、石锅。

    行军餐能吃的如此奢侈的,天下间恐怕也只有北海这一家,辛锐向来爱惜军士,北海如此富有,自然要在生活上格外优待这些为了百姓流血流汗的可爱之人,这才是得其所哉。

    当辛锐带领诸葛亮和庞统以及吕布四将巡视就餐的北海军营之时,这里早已变成另一个战场,每个人都在狼吞虎咽着自己碗里的rou汤,不时地啃一口杂粮烙饼。吃饱吃好,才是打胜仗的关键,这一点,已经深入了每个北海军的骨髓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