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金大大 (第2/2页)
他口才不好,许多时候都写便条表达,连平时管理《明报》也是如此。话说金大大在纸上很能说,辩论也很厉害,但是一上非访谈类的节目……两分钟有一句话就不少了……不说了,你们看看就知道了,他对不熟的人说话实在太少。 段宇翔接过便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穿越时空,立意颇为新颖。然行文太过轻浮,且情节过于艳俗,望今后予以改正,君于小说一道,大有可为。” 段宇翔看了便条后在两秒间就在心中转过千百个念头,他首先问傻妞这里面有什么意思。 傻妞用心灵感应说道:“宇哥哥,金镛先生先是肯定你,接着又点出你的缺点,最后鼓励你以后前途无量。肯定、不足、鼓励,面面俱到,果然不愧是敦敦长者之风。” 段宇翔在心里不满的摇摇头,“我的国文已经一口气兑换到宗师级了,这些我都能看出来,但是我的感知里总觉得其中还有别的意思啊,不对劲,小银,你来说说。” “好滴圣主,”小银表示它已发现了真相,它用智慧挣来了出场机会,“其实这些都是场面话,查先生真正的意思是这本书文笔还不够看,而且有艳文的倾向,不符合《明报》的风格,所以他不收此稿。” “纳尼!居然被《明报》给拒稿了!”老段在心中大吼,他可是信心满满的来这里的啊! 也算是段宇翔倒霉,此时的《明报》有倪框等一批作家的稿件,《明报晚报》有温瑞桉(我同时也是温大大的粉丝,他笔下的关七、韦青青青、燕狂徒等写的真心赞,至于倪大大的卫斯理,我小时候挺喜欢的,现在就没感觉了,当然,以上只是我个人看法,发言无罪,勿喷勿骂)等一批作家的稿件,两边的稿源都非常稳定,且销量不俗,没必要再多收稿了。因此除非作品质量上乘,文笔过硬,否则新作者的小说很难在《明报》上刊登。
还有就是,投稿前老段也不知道找系统优化一下语言,同一个故事如果用大师的语言写下来就会使人有种别样的感觉,反之,索然无味,这本书的文笔虽然不错,但公平的来说,确实不算最优的那一类,金大大这种顶级巨神以书的文笔来分级,本身对《寻秦记》的评价就弱了一层,再加上段宇荒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人,评价又弱了一层,最后,只为了明报的一贯保持的正经名声,金大大不收老段的稿子就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这个年代的香港,像《明报》这样既没开风月版,且几乎不报小道消息的报纸实在太少,这个名头本身就代表着很大一部分读者群,金镛当然不可能自坏名声。 让小银简单分析了一下原因后,老段在原地顿了一会儿,随即不再停留,拿着稿子走出金镛的办公室,走时也没说话。 看着他的背影,反而搞得金镛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本书综合来看很有潜力的,写的确实挺有意思,如果他在年轻几十岁,想必也会很喜欢,而且看段宇荒的样子还是个孩子,这样会不会打击到…… 没想到,当老段走到门口时,忽然回头,对金镛张狂的大笑起来:“哇嘎嘎嘎,金大侠,你要记住我哦,因为,以后我一定会超越你的!等着吧!”说完后,老段不理周围正好奇的看向这里的围观众,拨开人冲出明报大楼了。 金镛看着跑开的老段,先是一愣,随后笑起来了:“小说有意思,人更有意思,再见了,小伙子。” 目送段宇荒离开,金镛虽然觉得这个sao年很有意思,但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今年初的时候,在《明报》连载十多年的《卫斯理》系列,出版了第一个单行本《老猫》,由此在港岛引爆新一轮的卫斯理热,《明报》借着这股东风,销量一度达到了15万份。 黄玉朗见卫斯理大火,立即以千字500元的价码邀请倪框写小说,创下了香港作家稿酬的新纪录。 如今倪框大红大紫,卫斯理系列的在《明报》连载得好好的,金镛疯了才会换下倪框的卫斯理,转而刊载段宇翔的《寻秦记》。放下这件事,金镛埋头继续想刚刚的思路了。 大门外,段宇翔拿着被拒的稿子走出来了,也不坐车,找角落隐身后直接瞬移,心中已经暗暗下定决心,偶像,就是用来超越的啊! 不就是《明报》不收吗,香港的报纸多的是,让小银把书修改一下,换个报纸把《寻秦记》投出去!一定要让金大大也为之惊讶! PS:喵了个咪的,太频繁了,今晚八点又有什么破例会,哪里来的这么多会,QQ群里直接发公告不就行了,都是形式主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