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41章 兵至河北 (第1/2页)
三月之后,陶商终于来到右北平,整个辽东和辽西已经被韩霖治理的井井有条,启用了许多当地的官吏,一切进入正轨。 这次陶商共带来十万兵力,本来要带十五万的,但考虑到当地的兵源,陶商少带了五万,腾出地方来带了一批器械。 有了海上战舰这个巨大的航路,陶商自信是水军第一,没人能够超越,粮草、兵力、器械在不足的情况下,都能从江东运来。 但陶商的计划当然还是就地取材最好,江东虽然发展不错,但要支撑淮南和荆州的战事,出发之前,已经成立了两大军团。 第一军团由徐晃统率,管辖整个荆州,乘机夺取襄阳,然后西进攻占益州,细作早已经入川准备了,陶商认为最好的时机就是等刘焉病故。 此时的刘焉已经卧病在床,他用高压手段镇压当地士族,肯定人心不服,刘璋软弱,等刘焉死后,便是入蜀的最好机会,当然在此之前,要先占领襄阳。 第二军团则是周瑜统率,掌管淮南地区,伺机中原之地,豫州、兖州和徐州,招兵买马,等待时机,曹cao可是真正的枭雄,虽然现在还不成气候,但陶商还是嘱咐周瑜,没有十全的把握,不要先招惹曹cao。 大后方则依然交给蒋琬和刘巴两人调度,有他二人在,就能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和军械,这些才是打仗的根本。 这一次出行,陶商把鲁肃、黄忠等人带到了北方,如今幽州空虚,并州无主,正是一举拿下的好时机,鲁肃担当此任,再适合不过。 来到易京,陶商先秘密前往涿郡拜访卢植,当年的师徒再见,唏嘘不已,想不到陶商被迫造反,在江东竟然直接来到了北方,连卢植都自叹不如。 自己的学生,他当然知道陶商的许多传闻,而且大汉气数他也看出来彻底完了,对陶商的所作所为很满意,全力支持他。 有卢植这个名士做后盾,陶商手下的人才自然也源源不断了,管宁、田畴等人也被陶商请了出来,刘虞的长子刘和也被陶商重新提拔,幽州百姓听闻,早已从心中归属到楚军了。 回到易京,陶商分派鲁肃带领田豫、鲜于辅等一干幽州老将,分拨一万兵马开始接手幽州全境,并伺机进入并州,这两大州看似贫寒,在陶商眼里却都是肥rou,只要有了地盘,人口和钱粮,都会源源不断的发展起来的。 分派好这些之后,陶商才将目光看向了冀州,此时的袁绍正和孙策交战,袁绍和公孙瓒连年交战,实力还不如官渡时期和曹cao对峙的时候,所以现在取冀州,是最好的时机。 就在陶商发兵开始征讨的时候,忽然袁绍和孙策之间停战了,原因很简单,孙策的钱粮不够了,青州本来就一直被黄巾扰乱,百姓颠沛流离,哪里经得住孙策这么消耗。 袁绍本待一鼓作气收复青州,听说陶商率领十五万精兵从易京出发,向博陵、河间、常山等地发兵,无奈之下,只好和孙策罢兵,重提兵马来战楚军。 为了彻底击败楚军,夺回辽东之地,永除后患,袁绍这次可谓清朝而动,他也明白,要是这次败给陶商,他将彻底失去冀州的地盘,孙策虽然没有和他正面交锋的实力,但落井下石的能力还是有的,他必须全力以战,只有取胜,才能成为真正的河北霸主,乃至天下诸侯实力最强者。 这一次,袁绍派最信任的颜良为大将,文丑为副都督,郭图为军师,封张颌为破虏将军,调拨二十万兵马与陶商交战。 颜良命高览为先锋,于七月月出师,袁绍亲自送出北门之外方回,兵马来到博陵,颜良与郭图、文丑共议退兵之策。 陶商与黄忠率兵从右北平出发,前军报告任丘有袁兵把守! 任丘是通往长安的必经之地,若有兵把守,就必须要将此地拿下,陶商问道:“任丘守将何人?” 士兵答道:“回主公,任丘守将名叫麴义!” “麴义?”陶商心中一惊,不由皱了一下眉头。 黄忠问道:“此人未曾听说过,主公难道知道此人?” 陶商点头道:“此人善守,不下霍峻之流!”麴义的能力毋庸置疑,就连公孙瓒也束手无策,还有先登军,攻守兼备的精兵! 黄忠笑道:“就算是颜良、文丑在此,我们也照样拿下任丘,主公莫要涨了他人士气!” 陶商闻言笑道:“汉升说得正是,让前军到达任丘安营,我们先看看情况再说!” 黄忠点点头,遂传令大军到任丘安营,等候命令! 陶商和黄忠等将出营来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