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悟空传(百年孤独) (第2/3页)
安心了。西游对你来说是什么呢?” “不断地寻找痛苦,比我更深的痛苦。这样我就知足,就宽心。就领悟神的力量,他使追求越多的人越痛苦,而安卧于他脚下的人得极乐。” “这就是你向前的动力?你这孤独的人。你走吧,你看那前面的大河,它一直通到天上,向前走,顺着它,你可以重归天界。”那声音说。 “天界……”沙僧眼中露出憧憬。他于是一直向前走去,河水漫到了它的脚边。 狂涛扑过来卷走了他。 【第三幕】 唐僧走上高山。 眼前是一片白云山岗,山下隐隐显出一片绿色平原。 “我终于迷路了啊。”他喃喃道,在山顶坐了下来,“不知那三个家伙找到他们的破界之处没有,只跟着我却有什么用处呢?” 他在高山之巅坐了很久,看长风浩荡,吹卷云海气象万千。 “真的没有人能跳出你的掌心么?”他喃喃道。 “玄奘!” 唐僧猛地回头:“谁?” 没有人叫他,只有林中树木重生,层层叠叠人的心。唐僧一步步向那个声音传来的林深处走去,一层又一层的树木移开。最后,他来到了一块林最深处的空地,看见了他面前的一口幽深古潭。他走过去,头伸到潭边,潭水中映出一张清秀的少年面容。 …… 金山寺的钟声惊动了林中的潭水,少年玄奘坐在潭边,看着波纹一点点刷过自己的倒影。 “玄奘,你又不去念经。”老方丈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背后,合掌长叹,“你看着这潭水,能看出什么?” “我在想,它是从哪里来?”玄奘仍怔怔看着水中自己。 “从造化中来。” “造化又从哪里来?”玄奘一抬头,一滴叶上露珠落到他的掌心,他将掌一斜,水珠顺指尖落到潭中,溅起微小涟漪。 “造化就在掌心吧。”长老说。 “这潭又是谁掌心上的一滴水?它日后是会变成大海,还是一个泥坑呢?你看那江水滔滔不尽,又何曾有干涸的一天?它的源头是什么呢?我的源头又是什么呢?我是成为在海还是泥坑,又是谁的造化?” “江流,”老方丈说,只有他会在静心长谈时叫他的小名,“你还小,不要想得太多。” “不,师父。”玄奘说,“可我总觉得,自己已经出世了一万年。” “金蝉子,你在世间游历了这么久?你准备好你的法论了么?”黑暗中一个宏远的声音说。 “我突然不想论什么了。”一个声音说,“我永远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一颗树的生长,一朵花的全貌。我只想问一个问题,生命的真义是什么,请不要用语言来告诉我。” 玄奘听到这个声音,微笑了。 忽然四周全亮了,他身处于一座宝殿之中。 “玄奘,观音大士现身,命联寻你去西天取经。”金殿上,皇帝说。 “我不去。”玄奘说,“我没时间。” 是菩萨叫你去的。” “可是佛不让我去。”玄奘笑了说。 “哪个佛不让你去?” “我心自在佛?” “哪来的这个佛?” “哪来的那个菩萨?” “朕的话你都不信?” “若是真的,为何她不自己给我,却要我去拿?” “这……当然是你去参见佛祖,难道让佛祖来见你?” “佛祖也等众生去求他普度不成?” “你是不是和尚?你不心诚,佛祖怎会传经与你?” 玄奘叹一声:“我心诚否,却无需别人知。我已在取经的路上,怎么又让我去取经?只怕是有人好心要告诉个答案与我,好使我不再思索了吧。” “你这次若西去,我封你为国师,率万乘车马,带黄金宝器,一路抚国纳贡,弘我国威,也好让诸国知我大唐盛名。” 玄奘笑了:“那是出使经商,却不如派个经营大臣,佛法却是取不来的。” “你待怎样?” “请让我自在游于天地,快可百年,迟可千万年,可得真义。” “哪有这样?菩萨指了明路你不走,现成三年五载可取回的经卷你不要,却要自己去找?” “有三年五载可取的经文,哪有三年五载可得的无上法?若心中不明了,取回万卷经文,也无异白纸几箱!陛下要取那样经文,自可派使前去。天下经文千万,真实解其中意者又有几个?真正奥义,又岂能纸上得来?” “那也该去灵山见佛祖,受他点拨才是。” “佛祖化身万千,无处不在,何处是灵山?菩萨要我取经,可曾说经在何处?” “这……自然在西天。” “西天在何处?” “想必一直向西便是了吧。” “呵呵,我若找不到西天,自然是不配受这经的。”玄奘叹道,“可是……” “可是什么?” “可这世上,能达极乐者又有几人?我若自度,却弃不下尘世众生。我若度人,自己便永不能极乐,所以我永世到不了西天的!”玄奘回头。背后又已是一片黑暗。 那声音叹道:“你既想得通,又何必回头呢?” 黑暗中出现了那静潭,亘古平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