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〇章 四皇子 (第1/2页)
“怎么样?有消息吗?” 静和居士快步走入一件偏僻隐秘的佛堂,一进门便瞧见铁面宗主和蒋雷霆站在堂中。 佛堂四周,明里暗里,有不少的精锐把守,不会让闲杂人等随便靠近,如此重大的秘密绝对不容有失。 他们回来了,不管是好事坏,总归是有消息了。静和居士相当的迫切,那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更加的强烈了。 已经压抑了二十年了,本来已经习以为常,淡然处之了。但是孟若颖和旭日祥云玉佩的出现,彻底点燃了她心中的思子之情,如同宣泄的洪水,很难控制住。没有任何一个时间的心情,如此刻这么迫切。 铁面宗主上前低声道:“幸不辱命!” “找到了?在哪?”听到这个回答,静和居士激动不已,再也忍不住,一下子扑上去抓住铁面宗主的双臂,急声质问。满含泪水的眼神里是无尽的期待与欣喜,天可怜见,终于有消息了。 “公子一切安好,但并未在此!”铁面宗主道:“不过,先请夫人见一个人!” “谁?”静和居士不由自主地有点失望。 “林jiejie!” 一声呼喊在佛堂里响起,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略胖的中年男子站在那里,正满含泪水凝望着静和居士。整个身体都在抖动,五官甚至有些扭曲,嘴巴不断地晃动,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着实太激动了。 久违的却又非常熟悉的声音,期待了整整二十年的声音,静和居士微微错愕,回过头来,眼中似乎有些难以置信,或者是无限的惊喜,低声道:“小五郎,是你吗?小五郎……” “是我,是我!” 佛堂中的中年男子正是顾七,不过此刻,他的名字该叫做何五,叫做小五郎! 非常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二十年后的重逢,静和居士与顾七相顾而望,泣不成声。 “林jiejie,当年我以为你……没想到你一直好好的,真好真好!”顾七激动不已,原以为已经不幸死亡的人“死而复生”,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此刻的顾七,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天幸,当年落水之后被静心庵的师父们相救,便一直生活在这里。”静和居士想起当年的事情,依旧唏嘘不已。 “哎呀!”顾七忍不住又悔恨,懊恼道:“看我傻的,竟不知道在应天府的附近寻找……” “没找也好,当年情况危急,你若是多加逗留,只怕我们都会有危险……”静和居士说道这里,话锋一转,问出了最为关切的问题:“我的孩子呢?他叫什么名字?他还好吗?” “好,好!”顾七含泪点头道:“当年我带着他一路逃到江宁,几乎饿死,好在被江宁孟家老夫人相救。 当时一来是迫于生计,二来孟家受到太宗皇帝封赏,地位超然,不会受到sao扰,所以才留在了孟家,谎称……公子是我的外甥,让他蒙受那等低下的生活……” “不,你做的很好。当年若非你救我出来,我们母子早就在大火中化为灰烬了,能带他逃出去,保住一条性命已经很好了。”静和居士,铁面宗主,以及蒋雷霆都能想到,当年顾七是何等的艰难。 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孩子,如此明确的目标,如果流落在外,没有一个合理的身份很难掩人耳目。在当时的情况,是无比危险的。 江宁孟家的超然地位是可以为他们提供庇护,继而得到一个掩人耳目的身份。这些年能够安稳度过,与此大有关联。 顾七续道:“给孩子取名的时候,我不敢用真实姓氏,便让他随jiejie姓林。单名一个昭字,一来是原本姓氏谐音,二来也是期待有朝一日,他能为林jiejie你沉冤昭雪!” “林昭?!果然是他!”静和居士笑了,这些天从孟若颖和顾月伦口中得知,林昭是个很优秀的少年,有这样一个好儿子,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这孩子……哦,不!”顾七吞吞吐吐道:“公子如今在西北,好像出使河湟吐蕃去了,估计这段日子就能回来!” “当真没想到,公子竟然入仕了,而且还是赵顼的心腹!”铁面宗主忍不住感慨,从得知消息的那一刻起,他就觉得相当的别扭。 顾七也很无奈,叹道:“此事说来话长,在孟家虽然身份低微,但是孟老夫人为人和善,加之我的厨艺,在孟府之中也还算好。 但是公子何等身份?岂能随便流落民间?我一直在想办法让公子认祖归宗。可是当时的情况你们也知道,着实不知道该相信谁,弄不好公子便有性命之忧。所以我不敢轻举妄动,也并不曾告知公子真实身世! 索性完全隐姓埋名,等待机会。后来孟府的孙少爷到了入学之龄,缺个伴读,我便求了孟老夫人,让公子前去。一来是读书识字,二来是希望有朝一日公子能科举高中,金殿传胪,面见圣上,父子相认!只可惜没等公子长大应试,官家便晏驾西去了……” 话说到这份上,林昭的身世已经很明显。 正是宋仁宗之子,名副其实的大宋四皇子,皇室龙裔。 宋仁宗是个仁善之君,一个好人,一个好皇帝。 可是上天似乎待他有些不公,在子嗣上尤其艰难。 先后生育三子,杨王赵昉,雍王赵昕,荆王赵曦尽皆早亡,仁宗皇帝深以为憾。 如此情况下,大宋王朝皇位继承人便一波三折,愈发的受人关注。 早年无子之时,当时的皇后曹氏未雨绸缪,将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十三子赵宗实接入宫中抚养,其意图不言而喻。 直到后来雍王赵昕出生,赵宗实才被礼送回王府。 可是赵昕不久之后就夭折了,赵宗实的地位再次上升。赵曦出生之后,身份又再次尴尬! 一个皇子的出生,对于赵宗实便是噩梦。一个皇子的夭折,对他而言就是希望。 赵宗实也便成了名符其实的储君备胎! 可惜赵曦也早早夭折了! 如此情况之下,已经逐渐成年,且威望与口碑日益凸显的赵宗实呼声日益高涨,便有不少官员上书请立赵宗实。 可是宋仁宗却一直推辞拖延,原因无它,就是想要亲生一子,传位给亲生儿子。 也许是心诚则灵,上天垂怜,皇佑二年,在仁宗皇帝的不懈努力下,宫女林氏怀孕了,而且怀的比较离奇。 受孕之夜,林氏梦到漫天祥云,旭日自东方冉冉升起,后来直接冲向她的怀里。 一句话,梦日入怀。在古代,可是天大的吉兆。 要知道,名垂青史的汉武大帝刘彻便是如此,当年汉景帝美人王娡梦日入怀而生刘彻。 宋仁宗得知此事大喜过望,又有多位经验丰富的太医把脉,皆称林氏腹中是个男婴。 两下里一印证,宋仁宗对此子寄予厚望,认定了会是一个好儿子,是个英武不凡的继承人。为此还专门请欧阳修执笔绘图,雕刻了一块旭日祥云玉佩。 孩子虽然没还出声,但已经享有了帝国继承人的待遇。 这个时候,有人坐不住了! 一旦皇子降生,作为备胎的赵宗实将彻底再无机会。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备胎了,皇位离他那么近,几乎是近在咫尺,这个时候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皇位丢失,岂能甘心? 不甘心的又何止是赵宗实一个?还有他的父亲汝南王赵允让! 说起来还真有些意思,这父子两当真是命苦,父子两代都混为可怜的备胎。 昔年宋真宗无子,曾将赵允让养于膝下,不想后来皇帝赵祯诞生,便是后来的宋仁宗。赵允让被礼送回了王府,原以为此生与皇位再无交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