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二百三十五回 夜观天象 (第2/2页)
在为徐和所执柄的道家,继续这样胡作非为下去,而不加阻拦? 深深叹息一声,陈翎仔细斟酌一番之后,觉得时机还不到。 现在道家刚刚崛起,与自己所知晓的道家并不相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仅仅是说说罢了,毕竟这些信男善女皆是自己治下之民。在道家无劣迹出现之前,实无必要动手剪除。 陈翎有些意兴阑珊,站起身来就往下去。 来到楼下,出了酒肆,左右一观,街道洁静,并无一人,若不是刚才所见,陈翎几疑是平常日子,而非节庆之日。 再无兴致的陈翎索性向回走,一路缓行。 至府中,问过仆役,方才得知夫人夏侯氏拜访去了,陈翎落得清静,来至书房,就欲临摹几句安复己心。 换衣袍间,侍女侍候在侧,从衣袍中掉落出一小册来。 陈翎弯身拾起,挥手令侍女退出,坐下之后,放在案几上观览。 此物不知从何而来,怀着这般心思陈翎翻看起来。 书名两字,乃是篆刻而就,极其难辨识,陈翎苦思虑惮之下,这才想起这或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字。 在秦统一天下,做到“书同文,车同轨”之前,其他六国用的是“六国古文”,而非是现在的隶书。 遍查经典书籍之后,陈翎才从许慎所撰写的中查阅到这两个字的含义。 阴符! 又称,或称。 相比这两个名字,它有个更加通俗易懂的名称,!
明了这册子是为谁所著,它的功用是什么之后,陈翎大为吃惊,这一书究竟从何而来? 须知晓,此书不同寻常,不是随便平常之人能够观览得到的。 在陈翎记忆中,原来的整个三国时期,能够口出言道:臣夜观天象,臣掐指一算,除了最为有名的诸葛孔明之外,还有沮授、司马懿、焦周等数人。 在官渡之战,曹cao劫粮乌巢之时,被禁沮授因见众星朗列,乃命监者引出中庭,仰观天象。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大惊曰:“祸将至矣!” 由此可见,这观星术的确非凡物,而是宝典。 怀着好奇之心,陈翎翻开一书,仔细观看起来。 盛神法五龙: 盛神中有五气,神为之长,心为之舍,德为之人;养神之所,归诸道。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纪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容无形,化气先天地而成,莫见其形,莫知其名,谓之神灵。 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养五气,心能得一,乃有其术。术者,心气之道所由舍也,神乃为之使。九窍十二舍者,气之门户,心之总摄也。生受之天,谓之真人;真人者,与天为一而知之者。内修练而知之,谓之圣人;圣人者,以类知之。… 其下林林总总皆是阐述入世修炼之法,其思路就是描述老子的经典之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陈翎沉醉于其中,时至旁晚亦不释手,通宵达旦研摩。 白天间,陈翎见老道蛊惑众人,心中怀恨,暗自唾骂妖道,此刻如此专心致志翻阅,不是轻于去就,而是此一书确实是一经典宝书。 相传当年苏秦辞鬼谷子下山,尽破家财得黄金百镒,黑貂裘衣一件,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得天下利害之详。然而如此数年,未有所遇。其时钱财以尽,只得回家。 回家后,一家老小尽责其之。妻不以其为夫,嫂不以其为叔,母不以其为子。绝望之余,想起鬼谷子之临别赠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一书,自有进益。”苏秦乃闭门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刺股,血流满足。 如此一年,于阴符有悟,乃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天下之势,尽在掌中。后又出游列国,成功于燕、赵。随之又将六国合纵,共同抗秦,建立不朽功绩。 假如仅凭此看来,这一书只是为苏秦广开眼界,拓展思维之著作。 其实,并不是仅止如此。 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及此一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 一书,其内在的价值远远超过众人之想像,其原理深奥,知者寥寥。 陈翎如此刻苦钻研,也是为了在不远的将来,能够仗此夜观天象,明辨是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