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望并州 (第1/2页)
成都,州牧府。【】 刘焉召集麾下文武,商议大事。 有赵韪、张肃、庞羲、黄权、张任、严颜、吴懿等诸多文武,列坐于堂下。 刘焉须发斑白,面容有些疲倦。 董卓进兵汉中,让他思绪焦虑,心力消耗太大。 “董卓遣张济、樊稠出兵汉中。虽有阳平、子午两关遏制,但董卓麾下大军能征善战,张鲁又非将帅之才,恐不是敌手。一旦董卓占据汉中,益州失了屏障,危矣!诸君有何计策教我,以拒董卓?!” 闻言,堂下众文武各有异色。 从事赵韪作揖道:“主公勿忧!既有阳平、子午两关,又有南山之险,量那董卓大军如何善战,也难以攻破汉中。再则,即便汉中被破,张鲁身死,我益州还有葭萌、剑门二关扼守要道。只需遣两员大将,各领数万兵马,据城死守,料也无妨。” 此言一出,不少文武俱都颔首称是。 “此言差矣!” 却有黄权皱眉反驳:“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汉中为蜀中屏障,若是被破,蜀中就面临被动局面,守得再好,也难有万无一失啊!” “此言甚善!” 张任、严颜等人俱皆表示赞同。 刘焉也微微点头,道:“公衡之言,深得吾心。赵从事还是太过保守了一些。” 赵韪不由面色一红,讪讪退下。 “那么以公衡之见,该如何应对呀?”刘焉抚须问道。 黄权略作思考。 刘焉与张鲁之间的关系,太过复杂。 当初刘焉入蜀,迷恋于张鲁之母,纳之为妾,又遣张鲁坐镇汉中。而后张鲁便不听刘焉调令,割据汉中。 但其中到底有什么奥妙,黄权虽有猜测,但也不敢肯定。 谁知道刘焉对张鲁是个什么看法?是憎恨他割据一方不听调令呢?还是会看着张鲁母亲的份上,网开一面既往不咎呢?抑或者这一切,都是刘焉自己导演出来的呢? 不好猜测,黄权就不好拿主意。 “主公或可遣一员大将,率军前去襄助张鲁?”黄权试探道。 刘焉目中一闪,微微摇头:“张鲁防备我益州甚深,必不会接受!” “既如此...”黄权略略一想,道:“只有结盟外援一途!” “凉州李铮?”刘焉问道。 “只有此人!”黄权断然道:“若是与凉州结盟,说动凉州牧出兵陈仓,牵制董卓军,董卓自然放不开手攻打汉中,一切便迎刃而解。” 刘焉沉默片刻,道:“可那李铮的要求太过奇怪,我不知其意图...” 黄权却道:“主公何须忧虑,不论那凉州牧有何意图,中间始终隔着董卓。除非凉州牧能击破董卓占据关中,否则如何能威胁到我益州?” “此言倒也不差。”刘焉微微眯着眼睛,思索片刻,面色变幻了好一会儿,才道:“也罢,只能如此了。公衡,还要劳烦你再跑一趟凉州。” 黄权闻言,舒了口气,于是问道:“主公这是答应了凉州牧的要求?” 刘焉颔首,面露无奈:“只有如此,如之奈何?” “那么主公以为,该将哪些人遣去凉州?”黄权又问。 “这...”刘焉皱着眉头:“若是遣一些平庸之辈,恐怕那李铮反悔...公衡,诸位,可有建议?” 堂下多数人都面露难色。 忽然,赵韪又出列作揖,道:“主公,我闻那李铮不过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或可在这方面做些文章!” “哦?”刘焉乃至于黄权等人,尽皆面露疑色。 “为避免那李铮反悔,何不联姻?”赵韪笑道。 “联姻?” “这倒是个好主意。” 不少人颔首赞成。 “可是...”刘焉面露难色:“吾有数子,却无一女,如何联姻?” “可选亲近贤臣之亲眷。”赵韪笑道:“我闻吴子远有一妹,国色天香。而吴子远与主公可谓叔侄,何不择其妹以为联姻?” 闻言,堂下诸人尽皆恍然,俱都把目光看向了一直没有开口的吴懿。 吴懿闻言,却是皱起了眉头。 主位的刘焉,也微微皱眉。吴懿的meimei吴苋,的确生的姿色斐然,而且端庄贵气,有贤良淑德之姿。他一直有让自己的儿子刘瑁迎娶吴苋的想法,眼看吴苋将要成年,正准备提起此事,没想到赵韪竟然提出以吴苋联姻凉州的办法。 这就让刘焉有些不爽了。 但细细一想,却又觉得有道理。吴懿一家与他的关系十分密切,吴懿的父亲是他的知交好友。所以当初他入蜀的时候,吴懿才会带着一大家子跟随他。 就像赵韪所言,吴懿与他,无异于叔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