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做事总要留一手 (第1/2页)
滕凉的刀法是受过谢寸官指点的。 其实不光是他,林胡峰从泗水带来的五十名华人青年,谢寸官都一一指点过。每个人的刀法,都是谢寸官根据他们的性格,专门为他们每个人因材施教,量身定制的刀法。 滕凉的刀法很简单,就是一个突刺之法。 因为虽然滕凉年轻,并不是那种看淡生死的老刀客,但却是个拼命的性子。这种性格的人心中一急,火气一起,思维就成了单线条,有进无退。 这样的人,平常我们会感觉他们一根筋,做事只图一时痛快,不计后果。而表现在与人格斗中,就是勇绝果敢、不知迂回、奋不顾身的拼命三郎。 刀法分为扫、劈、拨、削、掠、奈、斩、突八法,但如果不分这么细的话,其实就是刃法、尖法和把法。 所谓刃法,就是用刀刃伤敌的方法,如扫、劈、削、斩、奈之类的。 而所谓尖法,就是刀尖伤敌的方法,就是一个突刺之法。而把法,就是翻刀献把,用刀柄顺劲翻转的伤人方法。这都是伤人之法,防守的方法,就更多了。 而对于滕凉这样的性格,细腻的防守技术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对于他来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所以这样的人,适何快刀。 而最快的刀法,不是刃法劈削,而是尖法突刺。 二人相对,刀长三尺,尖就离对方近三尺,所以突刺肯定是最快的。但为什么并没有一门刀法,只练突刺?这就是因为突刺虽然快,但刀的劈削却可以以横破直。 也就是刀尖往前突刺时,由于杠杆原理,最容易受横力影响。 稍微被人一拨弄,就会偏离目标。而且,会接刀的人。都是用刀锷部来接刀的,这样一来,你的刀尖被对方拨弄开的时候,你的刀尖偏离方向。对方的刀尖却接近了你,往往正好被对方打了一个防守反击。 但谢寸官接受了钱老的军刺之法,在突刺上极有心得,专门有一套训练方法。 他将这种训练方法,化刺为刀。传给了滕凉。 这种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半空中悬一个铁球,在铁球的后面,有一个刺杀的目标,滕凉所做的,就是每一刀刺出时,将铁球挑开、攉开的同时刺中目标。 这样训练一段时间以后,加大铁球的重量,如法泡制。 久而久之,滕凉一刀刺出。本能地劲路就有了变化,而且不易受外力影响。此时,再加大训练难度,要求滕凉每次刺中目标,要左一刀、右一刀、下一刀,一发三刀,刀刀刺中,而且要在一秒内完成。 这样滕凉刺出的刀,就不再是单调的劲路,而是如灵蛇般地有了吞吐变化。 得了这样的训练秘法。滕凉就开始日夜苦练。他在晚上的住处,以及白天上班的地方,都悬了铁球儿,练得如疯似魔。 没有参加过冷兵器格杀的人。是没办法理解他的这种疯魔劲儿。 他是参加过泗水唐人街长街血战的人,曾经眼看着平日里朝夕相处的伙伴们,一个个倒下去,失去生机。所以,对于武技,他有着比普通人深厚得多的狂热。 滕凉就这样一练就是数月。虽然还远远达不到谢寸官要求的那样,但他自己却能感觉到自己明显的进步。 所以当对方一刀劈来,他想也不想,就一刀刺出。 长期的训练,他的臂力和速度,以及准确度都非常高。 他的刀尖攉着对方的手腕刺了进去,在对方的刀劈中自己的头之前,已经洞穿了对方的咽喉。而且,在他刀尖的攉拨之下,对方劈向他头的一刀,已经斜到了肩头外面。 然后,滕凉再跨一步,就迎上了第二个武士。 又是一刀刺出。 这名武士的反应很快,手中刀一横,刀腹就接住了滕凉的刀尖,直接就出横旋之力,想将滕凉的刀拨出去的同时,刀锋部就划向滕凉的咽喉。 但双刀一角,这名武士的手臂不由一颤,因为滕凉刀上传来的力量,竟然打断了他的变化。 而就在这一瞬间,滕凉手中的刀已经收回去,再刺出来。 这次却不是他格挡滕凉手中的刀,而是滕凉手中的刀直接在刺出的同时,就挑在他持刀的手腕上,直接一股力量,作用在他的手腕上,将他的刀在一瞬间固在那里。 当心口传来剧疼的感觉时,这名武士的脸上满是惊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