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浩然气_第350章:谁愿学中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50章:谁愿学中药 (第1/2页)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这是现代通俗一点的说法。

    身处繁花似锦车水马龙的国际大都市上海,与一群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起早摸黑于蚁xue,拿着微薄的薪水,却心忧天下,江师傅不是隐于市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与江师傅比,谁是大隐?谁是小隐?

    高胜寒没法去判断。他清楚的知道,陶渊明是千古流芳的隐士,而师傅目前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草根,在功成名就之前,称之为隐者是可以的。

    其实,隐,在中国古代是指这样一些人

    他们不与当道者同流合污,不为一己私利鱼rou百姓,不以折节逢迎达官贵人,于是,归隐,“红颜弃轩冕,白卧松云”。

    归隐的情形各有不同。

    有的是求官不得心灰意懒有的虽然谋的一官半职,却不能如愿以偿有的高官厚禄却在尔虞我诈中看破红尘有的是忠心耿耿的前朝遗老遗少有的是功高震主如履薄冰急流勇退的智者

    这些隐士有的是为了博得“一个美名”,以期东山再起。

    有的则完全是为了远避官场的滚滚红尘,优哉游哉于男耕女织的山水田园,过一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平淡生活

    或者在家长里短麻衣素食的清贫里,守着“乌衣巷口夕阳斜”,守着一份“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定,拥有一份“出淤泥而不染”的自视清高。

    庄子则阳:“孔子之楚舍于蚁丘之浆其邻有夫妻臣妾登极者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6沈者也是其市南宜僚邪”

    到了西汉东方朔云:“6沈於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说的是真正大彻大悟的隐士可以不必像伯夷一样隐居山林。老子李耳不是隐居在朝廷之中吗?

    因此,东晋邓粲说“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于物”

    东晋王康琚在反招隐诗开篇说:“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伯夷窜阳老聃伏柱史”他将隐于“朝”和隐于“市”,都视为大隐。

    唐代白居易在中隐诗中,开宗明义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一代诗王白居易于大小隐之外,又提出了中下级官吏的“中隐”

    以至于后来,又有了“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之说。

    作者认为不管是大隐、中隐、小隐,最不可取的是大隐一说。

    论语: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可见孔夫子把知而不言,看成隐,把隐士的隐,看成是“自埋于民”。说明隐有言和行之分。

    窃以为,所谓隐于朝者,不就是明哲保身不敢直言进谏吗?

    满清康熙大帝说:人臣进言固当直切无隐。隐于朝,隐什么隐!纯属强词夺理的无稽之谈!

    当时的高胜寒,在看了真是小坏蛋和上海男人及其它之后,可以说,他想到了“隐”、“隐士”,更多的是感到庆幸。

    “人海之中,找到了你,一切变了有情义。”

    这是射雕英雄传的经典爱情词曲,其实,当一个人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遇到一个值得自己去仰望的那个“你”,一样会“从今心中,就找到了美”!

    美,不仅仅是沿途的风景,不仅仅是窈窕淑女,美更是人生的意义!

    少年郎高胜寒很兴奋,他真真切切想的就是,我能够成为江师傅的徒弟,是三生有幸!远不是一个幸运可以道尽的。

    很兴奋的高胜寒,现师傅的两篇日志,表的时间都是在凌晨两三点钟,他正在准备多读几篇师傅的文章,师傅很难得的推门进来了。

    “小高,有空吗?”

    “有空,有空。”高胜寒翻身下床,看着师傅,等待师傅话。

    师傅不高,一米六几的个子,肩宽背厚,精神矍铄。

    师傅真的不能说老,可是他的白头越来越多了,之前染黑了的部分现在顶起来了,粗看过去却像个老人。

    “我老二弟弟马上过来看我,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他比我混得好,现在是杭州的一名处长。”

    “我去买一些水果来,怎么样?”

    “不用,他会带来的,他一年会来看我一两次,不会让我花钱的,你帮忙烧一瓶开水,添添茶就可以了。”

    “好。”高胜寒跟着师傅去了他的115房间。能够为师傅服务,高胜寒是开心的。

    高胜寒带了两张凳子过去,然后,配合师傅收拾了一下房间,移了一张小饭桌到房间的中央。

    小饭桌移出来,高胜寒现桌子下面居然有四块红砖,还有一根比擀面杖短一点的木棍,木棍中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