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道理你懂的 (第1/2页)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荣耀,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的哀愁。 高胜寒的师傅——江进平那一代人,赶上了顶替的好机会,赶上了国营医药公司最光辉灿烂的时代。 那时候的县级医药公司,各乡镇的国药店,在当地是最引人注目的单位。不说别的,首先他们的工作和营业场所,一定是当地各行各业中最好的。 人们都说江进平他们端的是铁饭碗中锃亮锃亮的,待遇好还能够学到技术。 ——老古话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与别的商业行业不同,医药行业的专业性、技术性更高。他们的专业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掌握的,尤其是实际cao作,离不开师承。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个很响亮的口号,“打破铁饭碗”。 当时的四大公司:烟草公司,盐业公司,石油公司,医药公司,最不着急的是医药公司的员工。 医药公司的员工认为,不管怎么改制,医药公司应该是最保险的,至少是最后改制的。凭什么?凭他们经营的是特殊商品,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 虽然最终的结果,医药公司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正改制的四大公司之一,说员工没有一点怨言不科学,但是,医药公司的员工能够理解政府,理解国家的包袱太重了,因此,医药公司的改制是顺利的。 有一技在身的医药人纷纷下海,各显神通,只是像江药师这样的人万万没想到,有一天,技术会不吃香了。 因为中医中药越来越衰微了------ 江师傅接到调令的那一天,他是平静平淡的,有思想准备的。 为他打抱不平的是徒弟高胜寒。 高胜寒急匆匆找到邹店长,“店长,江师傅不能走呀,你要去总部要求,他走了会严重影响中药营业的。” “我要求了,总部有总部的考虑,没办法。”邹店长很客气,不像平时那样端着店长的架子。 “那我们的中药营业怎么办?”高胜寒没有说出来的是,那我怎么办? “不是还有你吗?何况,中药的营业额占不到全店营业额的五分之一,有影响也不大。”邹店长和气依然。 “我不行,我才工作了一个月,很多事情都不懂。” “不懂就学吗,谁是生下来就会的?” “邹店长,没有了回旋的余地了吗?” “没有,我和你的心情一样,也不希望江药师离开,他在中药柜台上,明显比桂姐的顾客多,但是总部有总部的考虑,他们也不可能朝令夕改。” 最后,邹店长站起来,“过一段时间,我会向总部提要求,要求调江药师回来,放心吧,你去工作吧,工作的时候要认真,要仔细,不要不懂装懂,不懂的过来问我,我是执业中药师。” 听见店长特别强调了自己的执业中药师是身份,高胜寒这才反应过来,为什么江师傅会调走。 无话可说了,高胜寒转身要走,神情十分沮丧。 “小高,今明两天你帮江药师收拾收拾,明天晚上我们一块去吃饭。不用你请客的,有人请客。” “哦,明天再说吧,我去上班了。” 高胜寒回到柜台上,看见师傅在收拾东西,他根本没有帮忙,而是一言不发站在一旁看着。他不可能伸手帮忙,他怕师傅以及别人,会认为他巴不得师傅离开。 看见师傅将他个人的东西放进一只纸箱里面,抱着去了寝室,高胜寒想到了莲姐,一个有可能力挽狂澜的人。 电话拨通了,好长时间没人接,直到听见手机里面传来了忙音,高胜寒方才想起来,莲姐可能在上课。 后来是李美莲打过来了,“小高,有什么事情吗?” “莲姐,莲姐,求你帮个忙,我师傅调走了。” “你慢慢说,你是想调走你师傅,还是你师傅被调走了?” “莲姐,江师傅被别人排挤走了,你帮个忙,让总部改变决定,让我师傅不走。” “是不是调了新的药师来?” “没有。” “你离开了江药师,不能独立工作吗?” “不是,但是江师傅不在,我在公司就学不到什么东西了,待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你别急,我了解一下情况,再和联系。” 高胜寒等了半个小时,莲姐的电话没有来,他去了师傅的房间。 江进平在房间整理衣物,高胜寒说,“师傅,我已经告诉李美莲了,你等一下收拾东西,看看她怎么说。” “不用等了,你认为我留下来还有意思吗?” “为什么没意思?店长不是门店的老板,她不也是打工的吗?” 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