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武侠?守护兽? (第2/2页)
说:“孤有生之年还未到过周都洛阳,不知中原名城是何等繁华,他渴望有一天,能驾着挂满帘帷的车入周京畿王城游历,亲眼一睹天子重器禹王九鼎,若能如愿,死也心甘。” 还问殿前众卿,谁能为孤伐宜阳,让中原门大开? 樗里疾那厮一生直来直往,担心武王好大喜功,连忙劝阻,“韩国宜阴城坚兵精,将勇如虎,且秦在西,取道宜阳,路远道险,如果正好碰上魏,赵二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将如瓮中之鳖,后果不可预料。” 这话,他是出自好心,可听到武王耳里,就变成了龟缩畏战,不愿为他征战沙场,马革裹尸。心中暗骂樗里疾贪生怕死,心中不高兴至极。 后来那日去了潼光殿,天未明就接到甘茂密奏,一篇廖廖数字,扬扬洒洒,慷慨激昂。 “欲取宜阳,必先破韩魏两国联盟,只要魏不助韩,赵自然不可能越魏救韩,韩被孤立,破城之日可期,臣愿请命前往。” 武王大喜,以为竟应了祝袅袅那句天下气运尽归,对寻找苍龙化形之人也益加上心。 就在这各境况下,这一石二鸟之计,自然成熟。 樗里疾走后几日,武王驾前的甘将军,就调集了五成大军,鲜衣怒马,血洗亮的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荣光,五万大军的盔甲之光堪比日月,照亮了整个咸阳城的街头巷陌。 战事将起,风云际会。 问世间,谁主沉浮? ————想看宫戏?还是种田戏?我来分,不偏心。——— 红棉不再送饭来,林西背着孩子,捡了两天野菇,吃得两嘴生疮,眼冒绿光,有个半半夜里还连续跑了十七次茅房。
呃,千万别问我这荒郊野外,何谓茅房,这个问题嘛,实在是不好意思解释得紧。 咱们略过略过,特别是对某些还未吃饭,打算吃饭,和正在吃饭,也许还有刚吃过完的同志们来说,是非常有好处滴。 说到饭,林西开始怀念那个红棉,哪怕她再挑拨离间某某与她的感情,至少那肚皮可以糊弄饱,而且不用担心中毒问题。 说到中毒,林西是打死也不承认是自己学艺不精,好歹,好歹她资格证都拿到手了哇,虽然,是兽医资格证,而且后来的后来,没有任何临床经验就嫁了人,怀了娃,后来被劈了腿,闪了穿,又成了妈,嫁了人。 她把一切归结为饿得眼发花,纯粹是失误,失误。 这天傍晚,她又兜着一襟野菇,头发上沾满乱草,笑得嘴都快歪到后脑勺,深一脚浅一脚的踏着夕阳归来,落日的余晖打横照在她兴奋的脸上,像是浮世纪的油画,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残阳如血。 我心飞翔。 “看,甘茂,咱们的晚饭有着落了。”扬着襟中的菇,林西脸上满是得意,像献宝似的将菇子堆在甘茂面前的石头上。 背上的孩子揪起林西的一缕发丝,咿咿叫着,林西痛得眼泪水在眼眶里直转悠,那小家伙依然玩得自得其乐,将发丝缠在小小的手指间,一圈一圈。 甘茂伤势一天比一天好转,见林西回转,一脸兴奋,也不忍打击她的热情,那些颜色灰灰的菇里,明显有几颗是本村人死也不会采摘的魔牙菇。 “娘子,这菇是在树脚下采的?”甘茂伸出手指,夹着一朵形状像华盖的灰色菇子,凑到鼻间嗅了嗅,清香扑鼻,其还夹杂着一股直冲脑门而上的特殊气味,有点像薄荷,却比薄荷浓郁许多,心下怀疑更盛。 “好香吧,吃起来一定很美味,光是想想就流口水。呃,你问我在哪里采的?不是树下,是在那石头缝里长出来的,为了采这菇,我还差点被旁边守着这菇的野狗追呢。幸好我聪明,声东击西,才狗口夺食成功。哈哈。”林西愈说愈带劲,还带着比划嘻嘻笑道。 果然是魔牙菇。甘茂暗叹。 林西利落地生火架锅,说是锅,还是红棉贡献出来的,就是那盛饭的陶碗,有现代的砂锅大小,正好可以用来吊着烧菇子。 这两天,甘茂一直目不暇接,印象中做什么事情都淡淡的小娘子,因为神智不清,居然变得那么阳光烂漫,会为了他的生死流撒野,会为了肚皮之危四处钻营,会为了挖到食物而欣喜若狂…… 他喜欢这样的娘子,虽然是因为不好的病带来的,私心地,他曾希望林西就这么神智不清下去。 可是眼看这菇下锅,甘茂连忙回转心思。 “娘子,你知道,这菇为什么旁边有野狗守候吗?”甘茂一本正经地问。 林西两眼一翻,愕然地回头,手中筷子还夹着一个香气四溢的菇,耸着鼻翼道:“这难道是野狗们的守候圣物,有什么惊天神效?可是我看过的上面本武侠小说上,没有野狗是什么灵药的守护兽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