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佑战兵_第二百六十八章 斗神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八章 斗神枪 (第2/2页)

整堆东西山沾满了石土泥灰,与废品几乎无异,但童兵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这种战术迷彩合“反光学”、“吸纳”、“拟温”这3大功能,几乎可以让狙击手逃过绝大多数侦查手段,只要躲在这种迷彩织成的睡袋里,便连影铁甲都无法探测出来。

    就在童兵肯定自己找对地方时,意料之中的反扑也随之而来。还等童兵未见到敌影,一梭既闷又锐的破风声响起。

    “反应这么快?他事先发现了我?”第一个问号在童兵脑中还未解开,第二个惊叹号已瞬间亮起警报:“这开火声是……UZI谍战型?!要遭!”

    这个“要遭”的念头刚起,童兵就觉得整条左臂被震得又酸又麻。UZI比较特殊的枪型,根据子型号的不同,UZI每个弹夹中约有25-35发子弹,不过其共同点则是是射速快,后坐力小,即使臂力比较弱的文职人员,也可以比较稳定地击中目标。任何一个正常的成年男性,都可以单手使用这种枪型。

    而UZI谍战型,更是所有子型号中后坐力最小的一种,即使连续射击,其弹道也能保证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用通常的话说就是:“打得准”。在消_音器的辅助下,这一梭子弹几乎没有任何散飘现象,绝大多数都击中了童兵的手臂。

    “这种穿透力,根本不是圆头弹能打得出的。”进一步催动着丹田内力,童兵将整条手臂涨得如烙铁般坚固,那股因为麻痒感才渐渐消除了一些:“他换成了尖头弹?!只有尖头弹才能给影铁甲带来这么大的冲击,这个家伙绝不简单。”

    自从火器发明以来,“制式”这个词始终和枪械紧紧联系在一起。99%的枪械,都有精密的设计图,其枪管、子弹、击发器都是配套的设计,不同枪械之间的零件很少可以通用,胡乱搭配的话只能让手里的枪变成一把废铁。手枪和冲锋枪的子弹,不论是9mm、10mm还是12mm,其弹头部分统一是半球形,这种子弹俗称“圆头弹”,优点是受到风力的阻挠小,易于击中目标,缺点是穿透力低;而自动步枪或其他重型枪械的子弹,就是穿透力更强的“尖头弹”了。

    而这个狙击手的微型冲_锋枪里,居然打出一整梭尖头弹,几乎颠覆了童兵的军事常识,对于这个敌人的把握,童兵一下子又模糊了起来。当务之急是绝不能爬在山壁上挨打,童兵空闲的右手举起麻_醉枪,凭着感觉盲射数枪。对面的火力果然哑了片刻,趁着这个机会,童兵双腿蓄力往山壁上一蹬,借着足太阳筋脉中的内力,踏出一招旋步,整个人如归巢飞燕一般准确地窜进了岩缝中。

    虽然“轻功”这词听起来很飘逸,但童兵毕竟身穿着极重的战甲,这只“铁燕”落在岩缝中,收势不住连滚几圈才面前半蹲起身,然而对手已经趁机跃了出去,童兵只能面前看到他的背影。

    那是一个身穿迷彩服,脸上带着战术头套的人。全副式的绒线头套挡住了他的容貌,厚重的战术背心遮掩了其身材,除了推测出身高大约在1米7左右外,童兵竟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草也打了,蛇也惊了,绝不能让他脱身,否则后患无穷。”

    比直线加速,内功在身的童兵绝不会输给任何普通人,强咽下一口因为仓促落地而产生的浊气,半跪着的童兵猛地一拍膝盖,整个人往神秘枪手逃跑的方向窜了出去。对方显然也是早就探查过地形的,如果童兵猜的不错,这人也打着“落入下方树丛”的主意,虽然被他逃下山仍有活捉的机会,但很难保证不引起附近“独立营”的警惕。

    脑中正想着速战速决,童兵双手举着麻_醉枪,连枪口带上半身已经探出岩缝。

    迎接童兵的是一个黑洞洞的枪口。

    一连串刺目的火星让影铁的摄像头画面都模糊了起来,童兵在千钧一发之际收腰抽脊,强行克服惯性将探出外去的上半身又拉了回来,只是在仓促间,他拿那把麻_醉枪当盾牌挡了好几发子弹,在尖头弹强大的破坏里下,曾经制服过余有田的麻_醉枪当场散了架。

    “有一手,两三个月没会高手,身子都有点锈了,差点被他阴了一阵。居然也能徒手攀在悬崖上等着我送上门,看来这人也是个特种部队出身的狠角色。”摸起身边的一个弹头,童兵心有余悸地自省道:“看来我真是小看了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