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涟漪_品《指动青浦微博读书感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品《指动青浦微博读书感言》 (第4/6页)

肩长发亦或是齐耳短发,看不清楚长相,都觉得这样的场景犹如欣赏曼妙的天鹅舞,动静皆宜;又有如躺在池塘里的荷叶上边的露珠,那么清澈惹人怜爱。

    69、无论多忙,我总会有时间看书的。已经习惯了在每天起床后、早餐前、晚餐后、临睡前找时间看书,这四个时间点总会让我每天积累到至少1个小时的看书时间,获得的知识和收益是不可估量的。

    70、他说天空的黄昏像一盏灯,他说微风中的树叶像思绪的断片,他说鸟儿的鸣唱是晨曦来自大地的回音;来自大自然真诚的感受美丽的灵感,来自对生活无限热爱人生深刻领悟的智慧,篇篇深情、清新、优美的诗篇,如粒粒晶莹剔透的珍珠闪烁亮丽欢快动人,深深感动深深喜爱上了泰戈尔的《飞鸟集》。--娴漪

    71、每读一本书,都使我踏上了一次心(新)的旅程。

    72、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自然万象皆藏禅机。释见介法师文字清新如潺湲秋水,韵致恬然,除了禅意之外,更是有着一种深沉的生命感悟。读罢《和佛陀赏花去》,愿与佛陀赏花去,静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领悟人生哲理,做个自在的赏花人,享受雅然生活!

    73、《阅夏》心在知识库,身在夏阳湖。君问此何处,青浦智慧谷。

    74、读《我有一个梦想》让你觉得伟大来自小小的一个梦想;读《世界是平的》让你觉得竞争很厉害时间很紧迫。

    75、不再是以读书为重的日子里,读书已成为被“油盐酱醋”占据的生活中的一种奢侈。这样的日子里,真正让人快乐的事情并不多。而闲暇之余,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才能感受“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美妙滋味。我知道有书相伴的人,一生都不会寂寞。

    76、王朔的《我的千岁寒》,看得出一种文字实验。不过这本书被骂的很厉害。这本书属于一个在另一个阶段并未成熟的王朔。如果只把作者当作老王,书其实还不错,远没有署名王朔受到的关注那么多,受到的讥笑那么多。作者跟书,都是活在时光里。一本书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有前世跟来生。

    77、韩国学习大王朴哲范的《一日学习法》,今天在做志愿者的时候快速读完。也许改变只需要你每天做一厘米的努力;也许把上网时间放在早晨就可以让自己在假期里做到早睡早起;书里告诉我公共图书馆是假期里的最好去处…接下来就是初三,是死是活恐怕就得看我这几天怎么做了。。

    78、《倾城之恋》中的一对自私的男女,在战乱的年代里,从相爱之初的勾心斗角到终于抛下各自的小算盘倾心相爱一场,发人深思。七夕节前夕,期望当今社会里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们抛弃物质功利,也谈一场和平年代的《倾城之恋》。

    79、读书为了什么?我明白不同的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但我还是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现在我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活得“有意义”,有意义地生活,有意义地工作,对社会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我爱读书,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更为了克服自我懈怠,能学以致用,更好地工作,为社会做更多、更有益的事。

    80、书,翻动于指间;眼,穿梭于行间;心,包容于世间

    81、老实说,看《围城》第一次怎么也么看懂,只觉得有些比喻很新鲜到位,经历了一些事,现在毕业了踏入社会重读后,才发现好东西到处是,老钱把以前我想到过但不知如何表达的东西和以后可能有的感受都写到了,人生不会全黑,也不会全白,我们都有灰色的灵魂。

    82、读一本好书,如在黑暗里看到一盏明灯,指引你、督促你、安慰你、鼓励你、让我读懂人生!《人与永恒》作者周国平以散文体形式娓娓告知你许多人生哲理,他的文字、他的理念我可以受用一辈子!

    83、读书,崇高读书,读好书!提升自己的修养,净化心灵,纯净自己的世界,让自己在文明的氛围里舒展,让我们的文学走出边缘化!

    84、希望读书成为我生活中如吃饭睡觉一样平常且必不可少,读书成为一种习惯,那将是美好的生活!

    85、书非借不能读也,厚重的古籍带来历史的经验,给读者以智慧。

    86、小时候读书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找点好词,好句,慢慢发现了读书的乐趣,心情也会随着书中的内容也起伏不定,不经意见读到的一句话也许会成为人生的坐标.

    87、民国——大师灿若星晨的年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博学鸿儒存在的意义似已微乎,什么是大师?是敢为天下先的探路者?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者?或是鞠躬尽瘁的执着者?...那个正握着鼠标,盯着本**的少年,下一个“修齐治平”而无功利者,是你吗?!憧憬...翻开《开明国语课本》...

    88、15岁半的白人女孩穿着她引以为傲的衣服在渡轮上遇见了一生中的第一个男人,为爱她极尽全力绽放,又一次次老去.离开是宿命,zuoai也只是需求,她绝望地要他再来,再来...最后,还是在渡轮上相遇,只是去向都发生了改变,但这已不重要,堤岸的情人在远去,她再也看不见,是不是这样就可以重新开始《情人》

    89、前一段时间阅读《金婚》,看到“那个时代”的知识份子对书的超级渴望,但读来读去也就是“四大名著”和一些苏联小说,但这些“精神食粮”却让那一代的知识份子“崇高”的活着,活得富裕,活得充实。想想现在,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可是很多人却不懂得珍惜。《金婚》

    90、有人说,我每天看报,看杂志,已经是在读书了。我认为,读书和读报、看杂志是不一样的,如果比作酒,那前者就是一瓶上了年头的葡萄酒,值得人细细品位,后者就是一瓶啤酒,上趟厕所也就完了。报纸、杂志供你闲暇时随手翻阅,而读书,是需要一种心境的,并且要有时间的保障。(读书活动有感)

    91、宋苏轼在《李氏山房藏书记》中说:“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杜甫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佳句;梁启超把读书作为与良师益友的交往;金庸老先生以80岁的高龄还在攻读剑桥博士。可见,“得道”的大家都是十分重视读书的。

    92、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考博士,也不是为了当作家,更不是为了“得道”。读书更多的是让我们的心境得到平和、得到享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种享受是寂寞的,是属于一个人的,别人或许不会了解,也不需别人来知道,还有什么比得上让自己的心得到享受更快乐的事呢?

    93、陆陆续续地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虽然有时看完了也就忘记了,但是至少在读的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