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涟漪_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古诗词中的10大人生境界 (第2/2页)

寓其中。它把悲与欢、聚与散、古与今、盛与衰,统统放到历史的长河中去观照,油然生出沉重的历史消亡感。

    6、超我境界:人生百年一仓皇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行一步,叹一声,满目都是世间的苦乐,杜甫的双眼见证了唐王朝由兴而衰的巨大转变,用自己的笔墨铸就了一部“诗史”。

    杜甫的人生是个悲剧,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他将自己的人生与整个唐王朝紧密相连,在叛军攻下洛阳后,抱着匡扶社稷振兴王朝的愿望北上,但终于愿违,这便是中年壮志难酬的杜甫。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则是杜甫晚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更是将杜甫晚年的流离失所写尽了。一个被称为“诗圣”的大诗人,晚年竟是这般的凄苦悲惨,但却仍写下了“安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这样窘迫的环境下,杜甫仍然在为自己的国家和百姓而忧患着。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杜甫无论是穷达与否,都在怀着兼济天下之心。“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这是诗人杜甫在他客死湘江的小舟上,所发出的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哀声。

    7、无常境界:岁月催人老

    代悲白头翁

    唐·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乍一看,会以为这首诗又是一个“人面桃花”的故事。其实,刘希夷所发出的,是对岁月催人老的感叹。

    诗的前半写洛阳女子感伤落花,红颜易老;后半写白头老翁遭遇沦落,世事无常。“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这不是最出名的句子,但却是最残酷的——红颜女子的未来,不免是白头老翁的今日;而白头老翁的往昔实,即是红颜女子的今时。

    这种悲情从《白头翁》一直到《葬花吟》。人只要活着,几时才能摆脱这种悲情?无解。

    8、深邃境界:岁月中皆过客

    行宫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洪迈在《容斋随笔》里说,“《行宫》一绝,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行宫古旧,新发的花木照样媚人眼目,诗人想必惊讶于那濯濯的秾艳,宫花开得热闹,这份无声的热闹于是变成百倍的寂寞。红花映着白头,诗人没有写,却让人能感觉到阳光——有了阳光,那花如火如荼地开着,而那花畔宫女的白发,也愈发的刺眼了……

    《行宫》展现的是“别人的世界”——那些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元稹的世界与白发宫女们的世界在这样一首绝句里相遇。我愿意这样理解,它表达的是一种因为时间造成的哀感。这种哀感,比忧伤要轻缓,却是一种更为深邃的生命体验。

    千年之后的今天,以现实生活的变化作为参照指标,我们的时间比元稹的时间,更快地流淌着,故而我们更容易遇到“别人的世界”。我们也更容易变成“白头宫女”,毫不自知地讲着某些人某些事。但能有人说说话,总是好的,那感觉像握着一杯青花盖碗里的花茶,摩挲着温润的瓷釉,手指已经知道,那曾经馥郁guntang的茶汤,正在渐渐冷去……

    9、旷达境界: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话写尽了人生的历程和结果。

    回头看一看自己过去所来的地方,穿林打叶,雨打风吹,那不是很萧瑟很凄凉吗?这实际上是指平生所经受的那些打击和苦难。苏轼说,我现在悠然自在地走我自己的路,走向我自己所追求的那个目的地,在我的心中,既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也就是,已经超脱于那风雨阴晴之上了。

    有的人把打击和不幸看开了,对温暖和幸福却不能看开,那也不对。“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意思是,无论打击和不幸也好,无论是温暖和幸福也好,对我的心都没有干扰,都不能转移和改变我。风雨是外来的,我还是我;晴朗也是外来的,我也还是我。现在,他已经不只是通观,而且有了一种超然的旷观。

    惟其如此,苏东坡在晚年才能够达到一种很高的修养,写出“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样的句子来。《定风波》虽然只是一首小词,但是写出了极为丰富的对人生的体会。

    10、通达境界:古今一付笑谈中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是一首咏史词。全词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如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不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但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来源: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

    人生相遇,已是不易;

    心若相知,更要珍惜!

    时光,留不住昨天;

    缘分,停不在初见。

    祝福祝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