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涟漪_《庄子》20个成语,天道高远,人心逍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庄子》20个成语,天道高远,人心逍遥 (第1/2页)

    1.安常处顺

    出处:《庄子·养生主》

    释义:原指顺应自然便无所牵累,逍遥自在。后指安于平稳生活,处于顺境。

    感悟:庄子眼里的养生就是人顺应天道自然,处于常态就可以了,不必刻意进补或者修炼。

    明白的人懂得放弃,心安理得;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处之泰然;睿智的人懂得超脱,随遇而安。安于一份放弃,固守一份超脱,就能摆脱诸多烦恼和痛苦。

    2.安危相易

    出处:《庄子·则阳》

    释义:指平安与危难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

    感悟:人生中的平安与艰难,顺境与逆境都是辩证的,常常互相转化,顺境中不懂得居安思危,顺境就会慢慢变成逆境;逆境中若能小心谨慎,变被动为主动,逆境也会慢慢变成顺境。

    人生也没有真正的绝境,有个词叫“绝处逢生”,绝境可以使一个人突破骨髓与血液中的樊篱,超越常规,书写不曾想过的神话。

    3.白驹过隙

    出处:《庄子·知北游》

    释义:比喻时光过得很快,好像在缝隙中窥见飞跑而过的白马,转瞬即逝。

    感悟:年华似水匆匆一瞥,多少岁月轻描淡写。人生如梦,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每个人都有一丛花开在心底,纵使白驹过隙,岁月老去,依然会花香满衣!

    4.不系之舟

    出处:《庄子·列御寇》

    释义:比喻无忧无虑、随心所欲。

    感悟:庄子形象地把逍遥人生比喻为“泛若不系之舟”,但是人达不到一定境界,是不可以无约束的,济公和尚不守戒律,喝酒吃rou,“酒rou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

    5.不yin之度

    出处:《庄子·达生》

    释义:这里的“yin”是过分的意思。安于自然,止于所应受之分,没有过度的要求。

    感悟:“人生贵适宜。”懂得适度,见好就收。曾国藩说:“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做人只图自己一时风光,结果一败涂地的例子在生活中很常见。

    6.巢林一枝

    出处:《庄子·逍遥游》

    释义:鸟在树林筑巢只用一根树枝,比喻有居住之地就满足了。

    感悟:广厦万间,夜眠七尺;良田千顷,日仅三餐。不管拥有多少物质,一个人睡觉也只能睡一张床,吃也就一日三餐,仅此而已,所以人贵在知足。

    7.从容无为

    出处:《庄子·在宥》

    释义:指听其自然,不妄加人为的力量。

    感悟:天地看似“无为”,却化育万物。“无为”并不是说什么都不干,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8.大人无己

    出处:《庄子·秋水》

    释义:“大人”指超脱了常人物欲的,道家所说的“真人”。“大人”把自己和别人融为一体。

    感悟:众生一体,爱别人也就是爱自己。人与天道融合,也就是容纳他人,接纳芜杂世俗之事而不会心存芥蒂。

    9.道在屎溺

    出处:《庄子·知北游》

    释义:指宇宙精神的本原无所不在,甚至存于最卑微的东西中。

    感悟:道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不分贵贱高低,都体现道本身。

    10.得心应手

    出处:《庄子·天道》

    释义:心里摸索到规律,做起来就自然顺手。形容技术纯熟,运用自如。

    感悟:技巧来源于心灵对道的体悟和把握,通常说“以艺求道”,所有技术、艺术最终都要达到“得道”的境界才算完美。

    11.得意忘言

    出处:《庄子·外物》

    释义:领会了意旨,就不再需要语言。后指心领神会,心照不宣。

    感悟:登舟舍筏,得鱼忘筌,一些东西,包括语言只是追求道的工具,一旦达到新的境界,原来的工具就应该舍弃,因为工具仅仅是工具本身,不是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