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梅蕊嫣_第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 (第2/2页)

:“你想到了自己,所以,收留了她,是吗?”

    阿蕊神色难掩哀恸,轻轻垂首:“是。”

    朱允炆很喜欢这样的阿蕊,更喜欢方才坐在院子里的阿蕊,可是,他不能久留,他取出一锭金子放下,道:“我要走了,这些小菜都很好吃,可否帮我包一份带走。”

    阿蕊依言而行,又拿了一坛子酒,用一个小篮子,装给了他。

    朱允炆只得离去,犹如一场梦,该醒的时候,终归要醒。

    阿蕊在朱允炆离去后,关上酒馆的门,抵在门后,瘫软在地,晓螺听得声响,跑出来瞧,慌得急忙去擦阿蕊脸上的泪水:“不住地问,jiejie这是怎么,是哪位好看的哥哥不肯多使银子么?”

    阿蕊死死地抱住晓螺,这一次,终于没有人再因她而亡,她却仍然泣不成声。

    而朱允炆在回宫后,将阿蕊给他的酒和菜肴,放在了乾清宫的寝殿。他突然想起了王彦,于是召来了毛骧,嘱咐他,别再让王彦吃太多苦了。所以,又在昌盛的暗中打点之下,王彦突然有一天,被调去了尚宝监,做了一个小太监。

    未免引起阿蕊疑心,朱允炆再吩咐毛骧,过段时日,安排可靠的人去买下王家茶楼,照看着奚家酒馆。这次说的是照看,而不是监视,毛骧心领神会。

    当然,朱允炆的离宫,因着暗卫并没有见过当今皇上,只道是奚家酒馆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以及二人的对话,并着朱允炆离宫,而回宫后,王彦所发生的变化,消息再度由三宝全部传到了燕王朱棣的手中。于是,朱棣对阿蕊和朱允炆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层更深的了解,他看着奚梅在折香苑里酿出的第一坛寒梅浓,嘴角的笑意越来越深。

    很快有人用十分公道的价钱买下了王家茶楼,是一对家境尚算殷实人也十分敦厚的小夫妻,刚成家不久,父辈们漂泊在外多年如今俱已离世,老人家希望他二人能回苏州做点营生叶落归根。在阿蕊提出是否可以继续沿用“王家茶楼”这个招牌时,二人也毫无异议,王家茶楼就此易主。

    自然,暗卫将此二人的来龙去脉细细打探,竟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就像是凭空出来的两个人,如此更叫人生疑。而这二人身上暗藏的功夫也叫暗卫看了个清楚,素日里倒也不会去奚家酒馆叨扰阿蕊,只是暗地里留意着奚家酒馆的一举一动,看样子并不像是暗通消息,更似护卫着奚家酒馆一般。暗卫将消息一一传回燕王府,令得朱棣又多了解了一层朱允炆对阿蕊的心思。

    送燕王世子回北平的人选是毛骧推荐的,宋忠,原本是锦衣卫千户,锦衣卫被撤时隐到了都察院做了一个小小的正七品都御使。洪武三十年的时候,被人弹劾,因深得毛骧信任,太祖皇帝亲自过问,查明无罪,宋忠对圣恩铭感五内。同年,西南边境sao乱,平羌将军齐让征西南却无功而返,宋忠本就是武将出身,自请随辽东总兵杨文出征,平定西南,凯旋而归。

    朱允炆急于培养亲信的年轻将领,不用再总是担心朝中无可重用的武将,便令宋忠领兵三万,先行送燕王世子他们回北平,而后备防边境,屯兵开平。削周王在先,而后频频亲自派人在边境屯兵cao练,此举无疑于违背了先帝曾定下“普天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分镇诸国,天下太平。”之国策。

    二月初一,宋忠带着三万兵马,浩浩荡荡地从京师出发,护送着燕王世子等,往北平而去。朱允炆在奉天门外亲送,那架势,不像送人,倒像是去打仗的。

    而朱棣一早就已经收到消息,之前隐匿在京师城外的暗卫们得令,一路跟随护送世子他们,万一皇上改变主意令其返回,立刻暗中下手劫人。

    朱高炽他们临走的前一日,朱允炆特地到春和宫和宁太皇太妃给他们送行,三个孩子倒是奇怪,在皇城乐不思蜀,尤其是那朱高煦,更是一脸的不高兴,而那朱高炽最担心的是,自己府里头有没有皇城里那么多好吃的?叫朱允炆只觉得好笑!

    当宋忠带着三个孩子就快到了北平城门口的时候,朱棣仍是巍然不动。彼时,梅花儿已经消得差不多了,湖面上原本焦黑枯败的荷花花茎褪去了灰色,泛出一点点嫩黄的绿,顶上一卷卷的尚自小小的荷叶尚未铺展开来,梅花酒已经酿好了都封存到酒窖去了。

    注:

    王彦:朱棣手下七大宦官之一,尚宝监太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