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8章 【大项目(上)】 (第1/2页)
新餐厅正式投入使用后,好似给公司带来了一股活力,员工们的精神面貌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 这倒不是,海天科贸的职员全是吃货,看到有好吃的便一个个精神头十足。 公司的餐厅虽然环境优雅,菜式丰富可口,但提供的都是些寻常饮食,又不是等闲难以见到的珍馐玉馔,若是开在外面营业收费,能算是一间高档的茶餐厅。而茶餐厅这种东西,属于大众消费层次,哪怕再高档,谁又不是没吃过,更不可能吃不起,岂会为此便兴奋不已。 相比于口腹之欲,其实这餐厅带给大家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满足。 以前公司里没餐厅,大家还不是照样上班,并不会觉得缺什么,所以大家都知道,这餐厅没必要办,办也不必办得这么好。不感恩这种rou麻的话,有道是吃人的嘴短,好坏总是要分清的。既然公司如此为大家着想,大家当要在工作中表现得更为努力,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得表现出个姿态来。 当然,将现在和过去进行对比,属于忆苦思甜的范畴,层次尚浅。若能放眼海外,见了许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一股优越感便会油然而生。 所谓幸福感,大概就是源自这种比较吧。所以倘若有人问及于此,不妨先做好横比纵比的心理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指日可待了。 博汇大厦里,大大的公司上百家,海天科贸不是第一个自己办食堂的。但显然是办得最上档次的。此事不胫而走,又有邻居公司的人过来参观过几回。于是便满楼皆知了。 商业竞争中有个理念,谓之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里借用在海天科贸的餐厅上。倒也恰如其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这便是一种地位商品。因而这事本身虽然没什么了不起的,却也能引得不少其他公司的人心生羡慕。被人这么一羡慕,精神上的享受也就不消了。 总的来,新餐厅带来了不少积极意义和影响,至于由此能给公司的效益带来多大提升,却是难以用精确的数字去统计的。 …… …… 在新餐厅带来的些许纷扰之中,时间很快进入了星期四。 这一天是正隆广场项目开标的日子。该项目是海天科贸成立之后。市场部接手的第一个项目,只是由于开标时间的关系,使西和园项目成了市场部的第一笔业绩。 “广场”一词现在被用得有些滥,很多商业楼宇也以此命名,当是“plaza”这个词,而非“square”,不知这算不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东西结合,就如“医生”转译两次便可成为“博士”一般。 正隆广场是一个正宗的城市广场,位于浦海临市。此地产项目由国内地产大鳄正隆集团开发,是以正隆广场为中心的一片商业区,规模十分宏大。 对于海天科贸来,这也是一个大项目。总价超过三千万,工程量相当大。市场部上上下下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来做这个项目,最终能不能拿下。答案将在今天揭晓。 这一回林若熙仍是委派莫凡前去参加开标会,但陆筱蓉并没有同去。随行的是杨丽扬和李彬二人。 市场部这个月的工作任务依然很重,林若熙圈定的那三个项目都必须在这个月完成。陆筱蓉留在公司。除了带领大家开展工作之外,还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市场部的业绩与部门的每一个职员都休戚相关,大家做项目时付出了那么多心血,对结果自然也就特别在意。如果顺利拿下,不仅意义重大,便是与销售部的竞争也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未能中标,之前所做的工作可就全都白费了,而且最为严重的是随之而来的打击,很多人都不敢想,万一出现这种结果,又该如何去面对。 带着这种患得患失的心绪,不仅工作效率低,还容易出错。陆筱蓉如今在市场部已经有了相当威望,虽然无法让大家完全不去想那些,却能起到主心骨的作用。有她镇场,大家好歹能保持比较正常的工作状态。 其实陆筱蓉承受的压力要比普通职员大得多,她自己心里也很有些忐忑,只不过林若熙表现得极为淡定,莫凡又显得信心十足,这才使她能够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在下属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所以,很多时候榜样是很重要的。 正隆集团在浦海设有分部,位于高新区之内,是一幢极为高大气派的建筑,名字就叫“浦海正隆大厦”,据规格还要超过他们在羊城的总部,此次开标会的地便在这里。 递交标书的截止时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