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公司的变化】 (第2/2页)
是以后销售部的工作重。不过每谈下一个省代理,便相当于做成了一个大的长线客户,相较而言,市场部以项目投标为主的业务模式,则相当于短线的一锤子买卖。 所以销售部并非就此沦落为市场部的陪衬,如果工作开展得好,创造的效益完全可以胜过市场部。这才是林若熙规划中的销售部市场部双驾马车模式,加上准备在经济强省建立分公司或是子公司的计划,便是海天科贸未来的三叉戟。 以销售部现在的人手和相关经验,还无力承担发展省代理的重任,这当然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 现在省代理的事情正处在试阶段,林若熙已经与对方谈妥了意向,接下来具体的业务合作便要由陈建军来接手。等到双方的合作进入平稳的轨道,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后,销售部的人手问题必然也解决了,到那时再正式开展这一工作。 陈建军知道选择留在公司,工作必然不会轻松。饶是她有了思想准备,但突然之间面对这样的重任,仍是感到心里很没底。幸好林若熙并没有把这事交给她就不管了,还是会给予指导帮着把关,就像市场部成立之初对陆筱蓉做的那样。 不过陈建军终究和林若熙打交道太少,很多话不知道该不该问。相较而言,还是与莫凡熟一些,而且莫凡不是老板,交流起来也少些顾忌。 两人着话到了销售大厅,看着此处的冷清,陈建军感慨道:“走的人真不少。”话中并不含有悲春伤秋之意,反而透着些庆幸,显然是认为留下比走更好。 莫凡微笑着:“很快就会热闹起来的。” 陈建军了头。当这里重新热闹起来,销售部也将迎来新生,和过去相比,那才是真正的大场面。虽然一想到这些她感到压力很大,却也充满了期待。
那些走了的人,肯定想不到吧? 陈建军把留下的七个人召集到办公室,开了个工作会议,除了交待工作安排外,还展望了一下销售部的未来,以此鼓舞大家的信心增强大家信念。当一个人对所做的事充满信心时,往往会做得特别好。 …… …… 莫凡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他同样有新的工作需要做。 销售部的职能转变后,他彻底从中脱离出来了,林若熙自然不会让他闲着,又交给他两项主管工作,一个是正在筹建的网购部,另一个则是计划筹建的市场二部。 网购部的工作内容,并非是让职员们跑到各大电商平台上去开网店,而是将那些经营监控设备的网店列为目标客户群,向他们推销公司的产品。不求能有多大的销量,重在于让消费者能够看到公司的产品,为后续的市场开拓工作做好铺垫。 当然,这只是现阶段的目标,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这种销售模式所创造的营收有可能会占到越来越大的比重,便是超过市场部亦未可知。而且这只是网购部的工作之一,另一项内容则是搭建自己的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接洽方式,这也是一个潜力极大的发展发向。 计划筹建的市场二部,主要工作便是搞市场调研。虽然是在计划筹建当中,但前期工作已经在钱州那边做起来了。待到人员配置到位,钱州市以及江南省的市场便是调研的对象。莫凡无须经常跑去钱州,在浦海这边“遥控”即可。 在考虑新的工作任务之前,他还有一个事情要做,那就是书写这次的出差报告。虽然已经向林若熙做过了口头报告,但还是要留下文档备案,一些经验对于今后的相关工作能起到指导作用,所以并非只是为了走形势。 写完之后,他扫了一眼,觉得没什么问题,便打印了出来。随后又想起来,林若熙还交待过,要他借机考察一下钟敏涛。那天向林若熙做口头报告时,没有提到这件事,于是拿了纸笔,直接用写手下了对钟敏涛的考察意见。 总体来,莫凡对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青人印象不坏。首先钟敏涛很守本分,林若熙让他去当助手,他就照着助手的标准要求自己,既不多也不多问,规规矩矩地做事。另外他的执行能力很不错,交待给他的事情,他都能够完成,并且还懂得变通。最为重要的一是,他有时明明对工作安排存有质疑,却仍然能够不折不扣的去执行。 莫凡并没有跟钟彦打过交道,否则他就会发现,他对钟敏涛的评价,放在钟彦身上同样成立。(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