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配合与协调(中)】 (第2/2页)
听二人完,何惠铭沉思了一下,然后将目光转向了钟彦:“钟部长,你有什么看法?” 钟彦:“安部长和侯厂长得都有道理,但是我们做的任何判断,都应该充分以市场为依据,否则便谈不上客观和严谨。市场调研报告大家都看过了,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听听销售公司的意见再下结论?” 听他这样一,几人都朝林若熙和莫凡看去。 企业的生产行为不能孤立存在,必须与销售行为相结合,通过市场的流通作用,实现生产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的转换,这样才能使生产持续进行。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这个链条中最关键的一环,企业的商业决策大多以此为基展开。 海天电子终端产品的销售工作由海天科贸全面负责,两个公司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极为重要,因而每当何惠铭做比较重要的决策时,都会让林若熙参与进来,这当然也是因为两家公司的关系非比寻常,否则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 自打林若熙加入到海天电子的决策会议后,每一次她的意见都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海天电子的主要高管对林若熙并不陌生,像钟彦这样的老臣子,算得上是看着她长大的,都知道她从就特别地与众不同。但是经过了两次决策会议,他们才真正对林若熙的不凡之处有了直观地认识,不由暗暗收起了长辈心态。 其实今天所讨论的内容本该在周一进行的,只因林若熙去了美国,这才推迟到了今日。不过现在林若熙虽然来了,并且还带了个副手,但是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她能给出有价值的分析意见吗? 之前安以勤讲述新产品的评测结果时,包括何惠铭在内,都留意过林若熙和莫凡的举动。林若熙一边听一边在便笺纸上做着记录,这倒很正常,做记录的也不是她一个人。而莫凡的行为就比较奇怪了,就见他心无旁骛地翻看着那摞市场调研报告,对周遭的一切仿佛充耳不闻,看得极为专注。可是他翻页的速度,未免有些太快了吧?每一页多只看了一两秒钟,这样能看清楚几行字?
随后安以勤与侯凯杰展开了争论,大家的注意力便更多地集中在他们身上。 此时几人再度看过来,见莫凡正与林若熙轻声探讨着什么,那一摞调研报告则摆在了一边。照莫凡那种翻页速度来,这段时间里全部翻上一遍自然绰绰有余,但到底能看出什么名堂,实在很让人怀疑。 林若熙见何惠铭等人都看向她和莫凡,道:“请稍等一下,我们需要对这七份报告做整体分析。” 莫凡也知道人家在等他们的意见,略带歉意地:“很快就好。” 随即二人又讨论起来,这回不用担心影响到别人了,他们也就不再刻意压低声音。听着他们的讨论,何惠铭等人颇为惊奇,而且听得越多,这种感觉便越甚。 那摞市场调研报告共有七份,是针对七个不同省市的市场作出的调研,每一份报告都是独立的。其中浦海及周边两个省的市场调研是海天电子自己的团队做的,其余四个省则是委托专业的调研公司做的。 在开发新产品之前,海天电子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就做过一次市场调研,范围比这一次还要广,但是侧重不同,相较而言不是那么细致。这一次的市场调研报告,则是为市场开拓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信息量极大。 何惠铭等人看这些报告时,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虽然报告中有分析推导和结论,但他们不会简单地直接采信而略过其它部分,只有对全部内容进行充分地解读分析,才能对市场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估。 现在看来,林若熙和莫凡对这七份报告的了解似乎不在他们之下。要不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谁又能相信这些报告交到他们手上才不过半个时的时间。 何惠铭无疑是最了解林若熙的人之一,是真正看着她长大的人,这么多年来早就习惯了她的种种非凡之举。但是何惠铭知道,眼前的这个情况光靠林若熙一个人是做不到的。 答案自然在莫凡身上。莫凡翻阅那些报告的情形何惠铭自是看到了,确实有些惊世骇俗,不过倒还可以理解,这应当是一种特殊能力。可是莫凡不光自己看完了那些报告,还让林若熙也了解了报告的全部内容,这就有匪夷所思了。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未完待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