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夜谈 (第2/2页)
,姓房,名大业,不太好打交道,年纪有点大,正在碎铁城养病,如果没死,对你或许会有很大帮助,就看你有没有本事笼络住他了。” 杨奉一来就出命题,这是第一次让韩孺子具体去做,而不只是想。 韩孺子点头,正要询问这位房大业的来历,张有才已经带着林坤山一块回来了。 林坤山先向韩孺子拱手,他在军中的身份是幕僚,没有具体官职,反而不用行大礼,见到杨奉,眉毛微微一扬。 “你认得我。”杨奉说。 林坤山笑道:“大名鼎鼎的杨奉,天下哪个望气者会不知道?我曾经见过你的一张画像,所以一眼就能认出来。” 杨奉盯着林坤山看了一会,“请阁下为我给淳于枭带句话。” “好啊,只要见到老恩师,一定传达,杨公想说什么?” “告诉他收手吧,依靠旁门左道是不可能夺得天下的。” “哈哈,杨公真瞧得起老恩师,好,我一定带到。” 杨奉拱手告辞,居然走了。 林坤山笑着向倦侯问道:“杨公见我,就为这点小事?” 韩孺子也很奇怪,尤其是觉得自己与杨奉的交谈还没有结束,“看来是这样。” “也罢,我正要见倦侯。” 韩孺子冲张有才示意,让他出帐守着。 林坤山上前道:“倦侯这一路上感受如何?” “还好,比我预料得要轻松一些。” “倦侯是轻松了,百姓可不轻松。” “林先生有话不妨直说。”韩孺子认为望气者有些用处,但也时刻警惕着他们的言辞。 “由马邑城到神雄关,一路迤逦一千多里,大军日行百里,道路是铺好的,军营是现成的,粮草、奴仆等等无一不备,倦侯军中四千人,这一路上至少有四万百姓为此劳碌。”
“嗯。”韩孺子当然知道这些东西不是凭空变出来的。 “被倦侯挫败的那次暴乱,就是因此而起,正是秋收季节,许多百姓却被官府征发,为大军修路建营,大军住一夜即走,百姓却要付出至少十天的时间。一旦秋粮收毕,一多半会官府夺走,送到边关各城,到时候,暴乱只怕还会更多。” 韩孺子沉默一会,“你现在给我说这些没用。” “当然,我只是希望有朝一日倦侯能记起我现在的话。” “这个‘有朝一日’只怕不会很快到来。” “呵呵,未必,大势已成,只差一个由头。” “大势为何?由头又为何?” “不是我卖关子,能看透这两者的只有恩师,我还差点火候,总之,倦侯记住我刚才的话就好。”林坤山拱手告辞,最后问了一句:“杨公也要去碎铁城吗?” 韩孺子摇摇头:“他是北军长史,跟我去碎铁城无异于贬职。” 林坤山笑着离去,韩孺子却有一种感觉,林坤山很怕杨奉,这种怕是骨子里的,不只是因为杨奉曾经抓捕过许多望气者。 韩孺子独自坐了一会,让泥鳅去叫来晁化,“到了神雄关,大家可以休息一下,夜里只留人守门就行了,免除巡视。” 晁化对这道命令有些意外,但没有多问,出去安排巡夜士兵休息,只留少量士兵守卫营门。 张有才和泥鳅通常会轮流住在倦侯帐中,韩孺子以看书为由,让他们去隔壁帐篷早早安歇。 他的确看了会书,经杨奉指点之后,太祖的事迹开始显的不成章法,虽然国史尽力烘托太祖的深谋远虑,声称他还是平民百姓的时候,就已经预料自己有一天会“贵不可言”,可更多的细节表明,太祖最初只想自保,起事至少三年之后才有争夺天下的野心。 “勇往直前。”韩孺子忍不住想,太祖的那些“勇往直前”可惹下不少麻烦,能活到最后,一半靠的是机警,另一半靠的却是运气。 怪不得人人都希望当皇帝,真敢尝试的人却寥寥无几,成功者万中无一,事后再看,那唯一的称帝之人真像是冥冥之中受到某种力量的保护。 韩孺子突然明白,为什么他与东海王会这么受“欢迎”,身为桓帝之子,两人争夺帝位的道路注定会少一半波折,可还有一半波折,随时都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噗,蜡烛燃尽了,韩孺子轻叹一声,掩书默思,心想自己不该模仿起事之前以及初期的太祖,而应该关注三雄争锋时的太祖。 “你坚持练功了吗?”一个好久没听过的熟悉声音问。 “练了。” “那好,咱们比试一场,我赢了,转身就走,从此断绝往来,我输了,对你说出所有实情,然后咱们谈一笔交易。” 孟娥是比杨奉更怪的人,韩孺子刚想说自己肯定不是对手,一只手掌已在黑暗中带着风声拍过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