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唾弃人生_动荡的年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动荡的年代 (第1/2页)

    那也许是我国最黑暗,最扼杀了人性的时代。人们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真挚的感情。一切都被强大的思想束缚着,打压着。

    1966年,一场二战后最大的国内政治扩散爆发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破四旧,民众武斗,浮夸之风盛行。那个年代人们眼中坚毅也浑浊,勇敢也无知。再被强大的政治思想打压下,牺牲了我们太多的瑰宝,也葬送我们无数的人才。窗外的天空依旧很蓝,片片的白云点缀的更加透亮。燕子完成了喂食站在窝边叽叽喳喳与自己孩子对话。它讲诉着自己的经历,教育着孩子长大。

    姥姥的脸渐渐显得黯淡,她对我讲诉了一个永远不想再提及的往事…68年,我们乡迎来了第一批知识青年,他们普遍20左右岁,各个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他们的脸上映衬了希望和决心,在他们心里,是要在农村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跟很多地方的知青一样,他们被安排在了村里的知青点,我们乡一共有6个村,按人数,大概有50几个知青来到了我我们村。那时的农民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除了认识地里的庄稼和家里的柴禾。

    对于外界算是一无所知。老婆就是生孩子用的,儿子就是壮劳力,传宗接代,女儿就是别人家的,将来换了财礼补贴家用。所以,在他们的想法里,人的地位感相当薄弱。可知青不一样,他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天之骄子,之所以来到农村是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忆苦思甜,接受劳苦大众的教育。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的思想里对人权或者地位还是有需求的,否则,文明与野蛮就没有区别了。这50多个知青里,男多女少,大概是37个男的。他们被陆续的安排在知青点,有住不下的,就安排在了老乡家。每天白天他们拎着农用工具去地里干活,不管男女,任务量都是超负荷。晚上基本都累的手脚酸麻,倒头边睡,谁也没心思去看看大好农村的美丽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青们慢慢适应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与村民也逐渐熟络起来,所以偶尔吃个饭,帮些忙就不再感觉那么拘束。知青队里有个男知青,叫胡铭轩,长得中等身材,相貌平平。

    按过去的话说,他属于投机倒把,不务正业。因为此人总喜欢研究一些小东西,做些手工,变些戏法,写写情诗啥的…总之别让他干活,一干活就脑袋疼屁股疼,不是赖着不去,就是提前请假,所以他的工分始终最低。按理说应该过的最差,可这小子每天回知青点睡觉时都只打饱嗝,别人面黄肌瘦,他倒红光满面,甚至都有点发福了。很多人纳闷这小子去哪打的牙祭,而且好像跟白得的似的。可这小子嘴严的很,谁问都不说,而且此人行踪飘忽,好几个人跟踪都被他甩掉了,慢慢的,人们就懒得问了,人家吃是人家的,咱没那个本事,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反正也饿不着。就这样,胡铭轩每天不怎么干活,倒也吃喝不愁。那时73年的七月份,正值暑伏,那老天跟下火似的,别提多热了。人们干了一天的活想睡觉,可那一个屋子十来个人,你挤我我挤你,那汗出的简直跟水洗一样。那天更是热的特殊,白天干完活,大批的男知青回了知青点。

    一到屋一个身材偏胖的知青就骂上了街:“他妈的,这天是要要下火啊,还给咱们安排这些活儿,真看爷爷胖啊,帮我瘦,你说后裔当年咋不把太阳都射下来呢,这他吗的我裤裆全是汗,老子的小鸟都能游泳了!”“哈哈哈哈…”胖子的言论引来其余知青的一阵大笑,一个身材很高的知青过来捅捅他,讪笑到:“我说胖子,你那大嫂子rou多二斤不多,少二斤不少的,那没个家鸟(qiao)大的玩意就别要了,省着你哪回拉屎我都以为是个大屁股的娘们,要不是你这秃头,哥们儿我都犯错误了,哈哈哈…”高个的一番话更是引得又一阵大笑,胖子知道这小子嘴损,自己嘴笨说不过他。一摆手把他推到一边,大声喝道:“你给我滚犊子,老子的玩意儿割下来也比你多二斤,你看不见叶他吗照样生儿子,cao!”说完拿着水盆和毛巾去了门外。高个儿平时与胖子贫惯了,说什么彼此都不当真,见他走了,便没在嘲讽,自顾自的忙着去了。男知青在一其实跟监狱里的犯人没什么区别,每天干活睡觉两点一线,除了在一起讲讲笑话,说说故事。正直青壮的年纪,过剩的荷尔蒙无从发泄,有自己决绝的,也有靠打架排解的,所以知青之间打架非常普遍,刨除一些个人恩怨,剩下的就是为了释放。

    当然,在那个法律和监管都相对薄弱的年代,很多事情的发生也显得合情合理。抛开屋内的喧嚣与打闹,在离知青点10几米的一棵老榆树下,坐着一个人。此人长得剑眉星目,棱角分明,一张国字脸与劳动所赐予的健康肤色透漏着一股强力的男人味与正义感。背心外粗壮的手臂彰显着他的孔武有力,魁梧的身材让他像一尊雕塑一样辉映着墨色的大地。他叫毕忠国,是这个知青队的队长。在过去他的成分不太好,因为家里过去是经商的,虽说没干过什么卖国求荣的事,但按照越穷地位越高的理论,他在当时还是被看作低人一等。

    可毕忠国心气很高,他不愿背负着资本家这个骂名,所以他在知青队比任何人都努力,有活抢着干,不管多难的任务都敢接,而且确保完成。加之为人正直,有担当,为朋友两肋插刀,在队里乃至整个村都有着很高的威望。所以乡里为了保证生产任务和稳定知青组织,破格提拔了他为知青队长,管理知青。得到信任的毕忠国无比荣幸,他认为自己靠女努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也许在以后可以摘掉资本家的帽子,顺利回城。可七年过去了,他依然在这片土上无休止的劳作,除了干活就是干活。他甚至对过去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对国家产生了怀疑,当初来到这里是为了大有作为,可这每天单一的劳动真的需要我们知识青年吗?我们十年寒窗不求功名利禄,但却要参加这无休止的劳作。我们的知识根本无从展示。而贫下中农在他看来除了粗鲁,自私,毫无格调似乎没有任何可接受的教育可言。他有些失望,是愈来愈强的失望,他不知道这失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新任的乡长简单一句话就让一个连字都不认识的侄女去了村广播站?还是但凡家里有些背景的知青陆陆续续都回到了城里?他不知道,真的不知道。今天的月亮格外的圆,格外的亮,这预示着明天又是个艳阳天,又是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