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传奇之多伦传奇_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面父 (第1/2页)

    顿珠还未离开,只听阵阵马蹄传来,吴缇、金蚕子、巴图及几名柔然将军从城中奔来,看到多伦不进城而是往两边,吴缇道:“多伦,你这是要去哪?”

    他瞥了吴缇一眼,道:“回王庭!”声音一如既往的平淡,甚至了无生机。

    吴缇道:“父汗已经封你为柔然兵马大元帅,让你统帅所有兵马筹谋指挥伐魏之战,这个时候,你怎么能回王庭呢?”

    “我不会做这个大元帅,你如果想做这个兵马大元帅我可以回去跟父汗说,伐魏之战,从今以后与我再无关系。”说完不再理他打马而走。

    “多伦!”他大叫一声他却没有回应,转身对身后几人道:“你们都在这等着。”说完打马直追而去。

    他的马也是良骑,多伦的只是一匹普通战马,自然是比不过,很快被吴缇追上,拦在他面前道:“多伦你给我站住!”

    “你有什么事?”

    见他如此凄惨憔悴,吴缇心中亦是有些酸楚,对也术三人道:“你们先离开,我有话要单独跟多伦说。”

    待三人走后,吴缇道:“多伦,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不好受,心里对我有怨气,觉得我没有及时去增援你,才让盛乐被魏军攻破,让西域军全军覆没。可你要知道,你在盛乐打得苦,我在武川也不轻松,娄伏连守得很顽强,我足足损失了三万人才拿下武川,不是我不想去增援你,而是我真的打不下。”

    “吴缇你想多了,我没有怨你,这次盛乐战败是我的责任,我谁也不怨,你好好带兵吧,我走了。”说完绕过吴缇就要走,但却被吴缇拉住,吴缇满是为难道:“多伦,有件事我本不想告诉你,但是你依旧如此,我也只能说了,去年六月吐谷浑与魏国议和后父汗曾下诏让社伦出兵吐谷浑,这件事你知不知道?”

    多伦道:“我知道,而且我还亲自给父汗上书让他暂缓征伐吐谷浑,避免两线作战,你说这个干什么?”

    “你知道社伦是怎么回答的吗。他说多伦殿下有令,西域军要准备调往中原战场,暂不能出击吐谷浑,而且这份回复比你的还要晚半个月。”

    多伦听后一惊,脸上再也不是那一成不变如死水一般平静的神色,难以置信道:“你是说,你在武川…”说道最后,连他自己都不想也不敢再说下去了。

    他虽不喜欢政治但不是政治白痴,吴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的父汗觉得西域军听宣不听调难以掌控,要借魏军之手消灭西域军。那个他一直敬重的父亲,那个把他说服推向战场让他为柔然未来而战的可汗,在他在前线与魏军鏖战之时,竟然想的不是如何取得胜利,而是想如何借敌人的手来消灭自己这支兵马,换而言之,导致自己损失惨重、兵败盛乐的不是吴缇与金蚕子,而是大檀可汗。

    “不,不,这不可能…”终于,他再没有那么镇定了,如金蚕子所料像一般,这招攻心计很是成功。他吸口气想让自己安定下来,可是心中却再难以平静,如果说那几车丝绸把他的爱情撕得粉碎的话,那吴缇今日这番话,足可以让他心中的另一个支柱轰然倒塌。

    “吴缇你好好带兵吧,我要走了!”说完再不理他,打马远去,甚至连也术几人都忘记了。如果说花木兰的刺伤及铎苏风等人的死已经让他心如死灰的话,他还觉得王庭那里有一点温暖,因为那里有一个疼爱他的父亲,吴缇今日则是把他心中仅存的一丝温馨都毁掉了,让他觉得如坠九天之寒,身冷,心更冷,不知在何处才能让他求得一点温暖。

    三日后的中午,多伦回到了可汗王庭,在王庭大帐见到了阔别已久的父亲。

    “儿臣参见父汗!”他的脸色一如既往地死气沉沉,眼眸中也再没有任何生机,身上依旧是那件魏军战甲,只是早已肮脏不堪。再无当初的意气风发,亦没有那股忧郁悲壮之情,宛如一潭平静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波澜。

    “多伦,你这是怎么了?”看到曾经的爱子变得如此落魄,大檀可汗亦是心中一痛,他已知道了盛乐的战况,四万西域军全军覆没,只有也术和两名侍卫一起逃了出来,他收到这份战报时心里确实觉得有些舒心,觉得西域军这根刺终于拔掉了。可是现在见到多伦这凄惨的模样,他忽然觉得,这次有可能失策了。

    是啊,他舒心了,但他却忽略了多伦这个统帅的感受。他觉得西域军没了再给他兵马就可以让他满意,折了四万再给他十万哪怕是更多,就能让他继续征战。但却忘记了,他这个爱子从开始征战后就一直待在西域,从一万孤军到七万铁骑,从新月一隅到占领整个西域,这期间的苦楚与艰辛,尤其是在战斗中与战友用鲜血凝结成的友谊,又岂是用兵马的数字可以衡量的。

    多伦能够以不到两万兵马顶住十一万魏军的猛攻守住盛乐,不是因为两万西域军真的能打不怕死,也不是因为多伦站在城头就能成功,而是因为他们将帅一心,互相信赖;多伦对部下了解颇深,所以能够得心应手的指挥;部下对主帅信赖,所以甘愿效命。否则,若是王庭之兵,莫说是两万,就是四万、五万,他也不可能守住盛乐、更不可能全部战死而不崩溃;若当晚不是多伦坚守城头,换任何一个人哪怕是大檀可汗,都不可能挡住两个时辰,纵使再给他多一倍的兵力也不行,因为部下不归心。

    这一点不止大檀可汗不知道,就连谢弃尘和拓跋焘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真正从头带出练出一支军队,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