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章 指点迷津 (第2/2页)
“好,那我明天可以出去转转吗?我不想你们出家人,静不下心,若是让我待在这里三天,我要闷死的。” “无碍,施主若是想要出门透透气,便让慧空带路便好。慧空知道了么?” “是,师兄。” “那就多谢大师了,时间不早,那我就先行休息了,毕竟今天奔波了一天了。” “行,那我们就不多做叨扰了,施主,请!”说完,二师兄就带上了门,领着慧空离开了。 见二人离去,我顿时没了拘束感,往后一倒,躺在了床上,感觉无比的畅快。 天花板上的灯泡依旧在忽明忽暗间转换,但此时已经不能让我为之害怕,反倒让我觉得它有些调皮。 我扭头望向窗外,寺中的景色十分的宁静,仿佛里边的草木听多了佛经梵语,也是有了静心潜修的本领。 静,静,还是静,静的不是可怕,可是舒心,我从未体验过如此宁静的夜晚,让我疲惫的身体更觉疲惫,眼一闭,就入梦而去。 再睁眼,就是次日清晨。 叫醒我的不是公鸡,也不是梦想,而是那可恶的钟声! 被吵醒只有,我便也起了床,一是源于睡不着了,二是想见识下寺院里的生活。 我走出房门,跟着小和尚的身后跑去。 我们来到了一处大殿,上头牌匾上写着“大雄宝殿”,里面皆是清一色的僧侣,看来他们这是在开早会呀,不对,应该叫“早课”。 僧侣们开始诵经,我就有点尴尬了。 于是,我便回身,四处走了走,细数着这清晨的风景。我也不敢瞎跑,大概看了下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之内了。 说实话,清晨的少林,景色不错,安静祥和,颇有与世无争,远离干戈的清修深意。 不久之后,慧空就给我送来了早点,一碗粥,配几样素菜。 我是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倒也不挑食,欣然接受了这份素膳。 吃完之后,我感觉还是挺满足了。 过了一会儿,慧空再次来了,为的是收拾我的碗筷。 “施主,你昨天说要到处逛逛,等下我带你四处走走吧。” “行,谢了!小师父。” “不客气,你稍等,我去把碗洗了。” 慧空回来之后,便领我出门了。 这会儿已经是少林寺的开放时间,外面的参观区陆陆续续地来人了,不一会儿,景区里面已经是人头攒动,让我有点举步维艰。 没想到少林寺竟是这么一个热门的景点,说实话,我很反感这种将原本宁静的地方开发成为一个旅游景区。 记得两年前,我和室友们曾慕名去过一个西湖,而那次旅行,然后改变了西湖的看法。 我原本以为西湖是个很美的地方,还有这白蛇传这样的神话故事。 但是,在我去过之后,就只有一种感觉,人好多。 西湖的美景,是大自然这位独具匠心的大师cao刀所创的大作,但是在诗人的歌颂下,渐渐被世人熟知。 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也在慢慢地改变了这里的风貌。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就是湖畔树上的松鼠竟然学会了卖萌乞食,而不是见到生人之后敬而远之! 试想一下,人们争相想要看的风景就是这种人山人海吗?难道当初他们倾慕西湖的,不是它烟雨之中藏着断桥姻缘的场景吗? 我能闻到的,只有利益驱使下的铜臭味。 同理,少林寺是潜心修佛的高僧们的清修之地,为何要被开发成为一个招揽游客的景区呢? 所谓弘扬难道就是让世人皆慕名而来,踏破山门吗? 比起这个,我心中的慕名,应该叫做敬畏与神往。 总之,我不喜欢这个时间点的少林,我让慧空带我回到了客房,比起在外面推攘,我更喜欢在房间内玩手机。 之后的两天,我也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渡过的,我只希望应天能够快点执行完惩罚,然后给他的师父一个交代。 时间一晃,就到了应天“出关”的日子了,这次我是和他一起去见的他师父。 去之前应天告诉我,他依旧想的是还俗,但是他师父肯定是不会答应的,所以让我陪他一起去。 我和应天进了他师父的禅房。 应天的禅房之内,照明设备用的仍是一盏油灯,并没有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电灯泡。 这让我不由地对其肃然起敬,能够不去介意条件的恶劣,才是真正的高僧所能做到的。 “大师,为何不接电灯呢?” “施主,添灯油也是一种禅意,何必要舍去呢?”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