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4章 吾问汝,汝退否? (第1/2页)
这剑鸣声宛若天籁、好似神曲。 所有人在这一刻听的清清楚楚,并为之沉迷,但回过神来、仔细回忆时,却无论如何都想不起来,先前听过的究竟是什么声音。 这道声音无法被人记忆,更难以令人捉摸,飞将以下几乎没人能保留这道声音的记忆。 但苏仪却记得一清二楚。 一些经历过这等场面的老人纷纷一怔,有许多人顿时涕泪齐下,老泪纵横。 “‘圣道剑鸣’奇观即将出世,这,这果然是晋升元戎的前兆啊。”一众老人感动涕零。 圣道剑鸣奇观,在武士以后,每次晋阶都有可能引发,概率以每个人对圣道的领悟程度而定。 而元戎威能无边,举手可以令风云际会、投足能够让山河崩颓,在天下百姓的眼中,元戎几乎已经等于半个圣人。 元戎已经在圣道上走了一半,或多或少掌握了些许圣道之力,所以在晋升元戎时,必定触发圣道剑鸣奇观。 先贤李广晋升元戎,不仅可以让武庙更具威能,增强人族的整体力量,更足以弥补李广自身“不登元戎难封候”的遗憾。 “噫吁快哉,人族大幸!” “百载遗憾、一朝填满,今后再读,豁然无憾矣!” “莫能料到,苏弥天的这首诗,竟然能有如此效能。” 众人感叹时,这片天地间,响起一道笑声。 那笑声自李广的嘴中涌出,又好似从天地间的每一个角落荡开,所有听到这道笑声的人,无一不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快慰、欣喜,以及那一抹淡淡的忧伤。 随后,所有人都能经过奇观演化,看到李广笑着笑着,竟然流下两行清泪。 宛如百载执念凝聚而成,这两滴泪水之中,究竟蕴含着何等的喜悦、哪般哀愁? 这一刻,这封侯的一刻,李广等了太久,太久了…… 这数百年,对于今时的人们来说,也不过是史书上的寥寥几笔而已,但又有谁能知晓,李广在封侯执念的束缚下,每一年、每一时甚至是每一刻受到何种煎熬? 李广喜极而泣、眼泪中饱含百载心酸。 百姓们纷纷感叹,鼻头酸楚,有许多人热泪盈眶,暗自抹泪。 就在此刻,李广的头顶,空间好似荡开波纹,似是有什么物体要冲破空间的壁障,破壳而出。 有什么物体,从空间波纹中探出了小小的一角,泛着沧桑的青铜色彩。 苏仪举目望向那个物体的一角,顿觉头晕目眩,好似心神都无法承受这器物的伟力、动荡不已。 只此惊鸿一瞥,苏仪便是心生一种奇特的感觉,他明明看到那器物的一角正悬浮于李广的上空,但好似它又完全不存在于那里,如此矛盾的景象,更加说明了那东西绝非凡物! 那件器物徐徐从空间波纹中探出,等它完全展露出身姿时,威压收敛,所有人终于认清它的面貌。 是一柄青铜剑! 只不过,在苏仪的眼中,这柄青铜剑的剑刃却是由五种颜色组成,几乎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媲美它的沧桑美感。 苍茫似海、飘渺如星。 但更奇特的是,在兵家仕子的眼中,这柄剑是五色,但在主修其他百家学术的仕子眼中,这柄剑却是有着另外的颜色。 每一位仕子,仿佛都能从这柄剑的身姿中,一窥圣道威容。 就好似圣道就在眼前,每一位仕子心中都为此止不住的悸动。 “圣道之剑!”许多高阶仕子不由自主喃喃着。 苏仪也只是在传说中听过圣道之剑的存在,如今亲眼所见,忍不住心生向往。 圣道之剑问世,这一刹那,铅云聚来,银蛇乱舞。 李广所在的那江段,天色忽明忽暗,整片天地仿佛只剩下了雷霆咆哮之声。 与此同时,普天之下,所有形成军心和忠肝义胆的仕子心头狠狠一颤,发出擂鼓般沉重的心跳,连苏仪也不例外。 在苏仪凝重的目光中,李广抬头望向圣道之剑,随后,探出手去,抓向剑柄。 所有人屏住了呼吸。 李广的动作是那般缓慢,好似圣道之剑有一股奇特的排斥力,明明他的手掌已经包裹剑柄,却迟迟都握不住这柄剑。 圣道之剑明明近在咫尺,却好似远如天涯。 天下仕子中,以五虎上将之首陆不群的神色最为紧张,他明白想要握住圣道之剑究竟有多么艰难;老元戎们则是微微笑着。 李广与圣道之剑的斗争,明明只持续了两三个呼吸间,但许多人却感觉度过了两三年。 终于,李广轻轻握住了剑柄。 尽管此刻的李广只是一道意念,却握住了实体的圣道之剑,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