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生意来了 (第1/2页)
方家餐厅的生意红火了好久。在实行了会员制度以后,客流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稳中有升。后来房间里实在是坐不下了,方浚他们又把二楼给收拾了出来,也当做用餐区。 一直到元旦节前夕,方浚哪儿也没去,就在家里帮忙。 自从老方家生意好了之后,国道边又开了几家餐馆。但无论是规模,还是口味,都远远不能跟方家的“由里人家”相比。做这个东西,就怕比较。一比较起来,大家便觉得方家餐厅口味简直堪称天下一绝,无人能及,因此就更爱上这儿来了。 这天,方浚正在家里忙活,便接到了远在疆省的江大叔打来的电话。原来是有客户看中了他那一千多亩的沙柳。 放下电话,他无奈地对身边的老爸说道:“爸,可能我要回疆省了。” “什么事啊,这么急?”方爸满脸不解地说道:“就不能年后去吗?” “生意来了。”方浚兴奋地说道:“我不是种了沙柳了嘛,然后这两天有一个过来考察市场的人给看中了,想把它们给买下来。” “这么快?”方爸不由大吃一惊:“前两天电视上不是才说的,沙柳可是三年一平茬的。你这才种三四个月,就有人相中了?不至于这么凶残吧,就这么大一点儿,别人能要来干啥呢?” “爸,你可不能小看我种树的技术水准。”方浚得意地笑道:“在我回来之前,第一拨下种的沙柳都已经有成年沙柳那么高了,别说我都回来一个多月了。基本上所有的沙柳长成了。而且上个月,策县那边又下了场罕见的雪,沙柳都枯了,现在基本已经可以收割了。” “为什么不等到来年再卖呢?”方爸不解地问道:“来年再多找几家商家比较一下,岂不是可以挣到更多?” “不等了。”方浚摇了摇头道:“我现在手头正缺资金。还想等有钱了再多承包个万儿八千亩的沙地的。” “你疯了?”方爸咂舌道:“你这样忙得过来吗?” “到时候雇人帮忙呗。”方浚满不在意地说道:“我们那个村的村民都很热情,他们是很乐意帮忙的。” “这样啊。”方爸释然地松了口气,然后满怀歉意地说道:“我跟你妈现在都很忙,也顾不上你那边,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了。” “没事,能理解。”方浚笑着说道:“反正咱们家的事业都处于上升期,相信今年肯定都能发财。” “那是。”方爸闻言也是满脸的喜悦:“还真别说,这一段时间就咱家餐馆生意最好。以前加工棉花一个月最高的收入,也才一两万块钱,而且累得跟驴踢得似的。平常淡季基本上也挣不到什么钱。一年到头,能落到手里七八万都谢天谢地了。现在可好,一个月就能纯赚个八九万,要不是每月要上缴三四万的税,估计咱们赚得更多。我在想,等年前,咱们家一定要买辆车。” “农用车?”方浚饶有兴致地问道。 “啥农用车啊。”方爸斜睨着眼,满脸不屑地说道:“瞧你那小家子气!是小轿车。不然咋能证明咱家发财了呢。” “哈哈。”方浚闻言乐得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对于老爸的sao包,他表示严重理解,正所谓衣锦要还乡是也。 “那你要赶紧订票。”方爸催促道:“快到年底了,估计订票不是太容易。” “我坐飞机。”方浚说道:“这个相对快一些,坐的人也少一些。” “那是不是太费钱了?”方妈一向节俭惯了,出上千块钱买机票还真有些舍不得。 “哎呀,妈,会花钱的人才会抓钱。再说了,你总不能让人家客户老等着你吧?”说着,就打了个电话,然后定了明天上午直接飞去和市的票。 得,见儿子直接连票都订好了,方妈才不说什么了,最主要的是这段时间赚得钱可不少,一千多块钱虽然多,但家里还能承受。 第二天天一亮,方浚便在一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坐上去往市里的大巴。他要先去省会江城,然后在那里坐飞机直达和市。 “都回去吧。”方爸看着儿子在车窗里绕手,很快便消失在视野之中,便收起脸上的惆怅,对姥姥说道:“妈,走吧。反正小浚年前儿还是要回来过年的。咱们就别舍不得了。” “嗯。”姥姥点了点头:“小浚走了,小静过年也不回来,搞得你们两口子跟个孤雁似的。” “这有什么。”方妈牵强地笑了笑:“孩子大了,翅膀也长硬了,再不舍得,也要放他们单飞了。” “幺姑,别想太多了。”周小菁笑着安慰道:“只要表哥给你领个儿媳妇儿回来,你们家里就热闹了。” “那也不知道等到何年马月了。”方妈满脸纠结地说道:“臭小子自己也不上个心,都这么大了,还没个着落。发愁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