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_第七十八章mdash;mdash;太阳王(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八章mdash;mdash;太阳王(9) (第2/2页)

两万来人的老弱病残,皇帝还跑了,而围城的奥斯曼大军号称三十万,即使打个对折也还有十五万,实际上参加围城的足足十三万五千。等到维也纳城一破,就是自己出场的时候了。就在路易十四焦急忙慌等着出场的时候,剧情开始不按照剧本来走了。首先,因为一个厨师,维也纳的守军守住了摇摇欲坠的城池;其次,援军到了,虽然你法国不来,但是其他人来了,一场激战之后,奥斯曼帝国的大军被打得大败亏输,一溃千里。维也纳解围之战击溃了奥斯曼帝国的侵略军,也树立了欧洲人的信心,在欧洲有一次开始流行十字军情节,想着恢复前辈的荣光,将血与火也带到异教徒的土地上。那么谁应该成为带领大家复仇的领袖呢,答案出来了,奥利地的哈布斯堡,我们应该团结在皇帝的旗帜下,狠狠地打击他们。这样的结果就是各个国家的人,只要想和异教徒作战,首先想到的就是奥地利,想到的就是皇帝,就连法国也是如此,也有很多的法国人加入到了皇帝的军队。而且这次皇帝还很给力,帝国军队横扫东南欧,如同摧枯拉朽般扫荡着奥斯曼的势力。在1687年的莫哈奇战役中,帝国军队再次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一时间,哈布斯堡皇帝甚至开始盖过了太阳王地光辉,整个欧洲都在谈论皇帝的功绩而不是太阳王。

    路易看着自己的老对头大出风头,而且神圣罗马帝国在抗击异教的大旗下似乎有了统一的苗头,隐隐有着复兴的趋势。路易觉得这就不能忍了,明明是给自己量身定做的角色结果让你给演了,而且你还演上瘾了,是时候让你知道知道现实了,你不是王子,你只是个青蛙。

    然后,路易就趁着帝国军队还在东线和奥斯曼厮杀的时候,开始发力了。首先,他要求身为选帝侯之一的克隆大主教应该由他的小弟来当,其二,我的妻妹应该成为巴拉丁选帝侯的继承人。路易的这一手,让世人大为震惊,因为人们想不到,就在抗击异教徒的英雄正率领着军队和异教徒浴血厮杀的时候,身为基督徒的法国不但不帮忙,反而选择在这个时候捅刀子。路易显然也知道自己这么干确实有些见不得人,决定速战速决,因为如果拖成持久战,那这人可就丢大了。面对法国的野心,皇帝利奥波德开始利用有力的外部环境,组成反法同盟对抗强大的法国。

    在1688年,战争开始了。由于路易蓄谋已久,而利奥波德毕竟疏于防范,已有心打无心,法军初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是皇帝的军队顽强抵抗,他们实在不能理解法国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这就是背叛,在信仰加成之下,帝国军队最终抵挡住了法军的进攻,从而使路易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了。

    同时震惊的各国再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之后,纷纷站到了皇帝这一边。在1689年,皇帝和荷兰签订了维也纳条约,共同对抗法国扩张。在这之后,英国、西班牙、勃兰登堡、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相继加入,组成了反法大同盟。

    法国和反法同盟之间展开大战,正正打了九年,从1688年一直打到了1697年,时间很长,但是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役,正常战争都异常的枯燥,交战双方的统帅远不能和杜伦尼、孔代亲王相比。天才毕竟是罕见的,这也是为什么人类这么长时间的战争史上,流传下来的战例只有那么寥寥几个。并不是每个时代都有名将,也不是每场战争都有火花,用句不太恰当的话,英雄造时势。

    经过长时间的拉锯战之后,交战双方都厌倦了这种没有结果的流血游戏。路易十四还是采用分别议和的方式,首先,他先和同盟中的萨伏依议和,反法同盟的小伙伴们看到萨伏依与法国议和之后,也都纷纷做不下去了,毕竟谁都不想打了,也就纷纷和法国签订了条约。在1697年,法国签订了里斯维克和约,承认威廉为英国国王,并且把在法荷战争中占领的洛林公国交还给了洛林公爵,还把莱茵河的桥头堡菲利普斯堡交还给了帝神圣罗马国,这块地方,也正是名将杜伦尼曾经出击打败帝国的地方。

    就这样,战争草草的就结束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