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_第一百二十六章mdash;mdash;美利坚的诞生(18)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mdash;mdash;美利坚的诞生(18) (第2/2页)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大权。而各州的地方政府则制定当地的教育、公共卫生、商业组织、婚姻。地方税等等。

    美国宪法在指制定之后,在两年之后又通过了十条宪法修正案,这些宪法修正案又被称为《权利法案》。这个《权利法案》可不是英国那个《权利法案》,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在这十条宪法修正案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者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这些自由的权利神圣而不可侵犯。

    曾经在美国历史上围绕这个权利而发生了一件特别好玩的事:美国的政府把自己国家的报纸给告了,最后掌管司法大权的最高法院判决报纸获胜。政府没有刚过报纸,有意思吧,咱们接下来就来看看这件有意思的事的前因后果。

    那是狼狼恶狗(longlongago:很久很久以前),在越战时期,当时的国防部长麦克拉马拉是美国参与越战并深化卷入的政策决定人。美军在越战中越卷越深,越打越悲惨,越来越力不从心,使得美国政府也在琢磨自己到底干嘛去了。我为什么要卷入到这场战争中去,而作为国防部长的麦克拉马拉那更是处于风口浪尖,对于他的批评指责非常尖锐。到最后,这位老兄灵机一动,他组织了一大批学者把他所有关于越战的文件收集起来,编纂成册,以待后人评说。最后这本书被编出来了,总共8000多页的大部头,书名就叫《五角大楼档案》。这本书编出来之后,总共就印了13份左右,然后就分不到各个地方,然后盖上“最高机密”的戳,被保存起来。

    谁有那个闲心读8000多页东西,就是麦克拉马拉自己估计都没看完。但是凡事都有例外,这8000多页的书还真有人看完了,这个人就是埃尔斯伯格,一位哈佛大学法学博士。他早年是一个“鹰派”,叫嚣着对苏联反击,对小国干涉,这哥们后来觉得嘴上说着不过瘾,最后亲自撸袖子上了,参加了越战。可是在越南战场上,他发现这和他想象中的正义的战争是不一样的。越接触前线的官兵,越接触逃亡的越南的普通群众,他的负罪感就越深重。最后,战争使得这个“鹰派”变成了成了“鸽派”,他成了坚定的反战主义者。

    在回到美国之后,他以学者的身份加入到了美国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智囊集团。智囊集团与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独立的做研究,但是会对政府的政策产生非常微妙的影响,就比如现在非常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

    在埃尔斯伯格加入到智囊集团之后,从而获得了一个机会,从而看到了麦克拉马拉的《五角大楼档案》。因为战场上的亲身经历,使得埃尔斯伯格有了阅读下去的欲望,他想知道当初政府为什么要发动这样一场战争。

    当埃尔斯伯格看完这本8000多页的大部头之后,只觉得脑后冒凉风啊,他从这本书中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我们被政府骗了。我当年踏上越战战场的时候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去的,我我觉得我是为了一个伟大、光荣且永远正确的理想去的,为了解救东南亚人民去的,为了反抗共产主义暴政去的;因为美国受到了侵犯,因为美国被威胁了,所以我才去的。看完这些资料之后,扯!政府蒙人,麦克拉马拉你骗人!越看越生气,越看越恼火,越看他的反战情绪越强烈。因为当时越战还没打完呢,当时的总统尼克松虽然声称要撤出越战,但是还要撤未撤,打得还很激烈的时候。埃尔斯伯格决定做点什么,想来想去,他做了一件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他把这8000多页的资料分期分批地带出了绝密室,复印了,他偷了一份。要知道,在看这种绝密资料之前,是要签署保密协议的,这个保密协议有法律效益,他这样做是在非法犯罪。但是不管了,来不及了,先运出来再说。可是把资料带出来之后,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就是到底该怎么把这东西公布出去,因为要是把国家的绝密档案公布出去,那国家肯定会找自己的麻烦,而且肯定不是小麻烦,可是要是不公布的话,他自己又过不去自己心里这道坎,因为他想终止这场战争,想让老百姓知道美国政府背着他们在做一些肮脏龌蹉的事情。

    他首先想到的是参议院,是国会,因为国会可以管他们政府啊。他联系了一些参议员,结果参议员的回答是:你这个非常重要,你这个非常好,我特别愿意拿到你这个《五角大楼档案》,并且采取一些行动,但是对不起我不能要你的这个,因为你是偷的,我要是要了也会损害我的名声。你甭管了,我找政府要。国会就向美国国防部发了一封信,要求调《五角大楼档案》!国防部回信:不给!国家机密,不能泄露!对不起,不给!给国会噎得不行不行的,不给,不给,不给……不给就不给吧,不给也没办法,毕竟国会不是政府的上级。

    现在国会的立法权不行,可是司法权就更不行了,因为政府没有侵犯埃尔斯伯格的权益,这怎么告啊?没理由啊!想到最后,他把目光投向了被称为“无冕之王”的新闻媒体。埃尔斯伯格找到了美国销量最大、影响力最大的报纸——《纽约时报》。《纽约时报》一听到埃尔斯伯格的消息之后眼镜都冒绿光,什么?!你有五角大楼的绝密档案?!来,咱们看看。《纽约时报》花钱,雇了一大帮人,租了一个五星级大酒店的一层房间,把文件拿过去了。历史学专家、政治学专家、法学专家、各方面的记着哗的都冲过去了,就开始阅读,这一看发现,这东西假不了,造假造不出这么好的东西来。最后的结果,相信是真的。好,我们要了,我们要发表文章,我们要用你所提供的材料改写成我们的报道文章,我保证不把你供出去,保证不把你的资料原封不动的引出去。太好了,埃尔斯伯格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