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土豪_第九十三章 转守为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转守为攻 (第2/2页)

军调集物资粮草。”户部的人红着一张老脸站起来问道。

    “无耻!”

    其余的官员见风使舵,纷纷站了起来,但是心里还是暗骂了这位不要脸的大人一句。

    “嗯,大军十日后出发,到蓟州镇集结,等待浮山卫指挥使李承的消息,只要他的部队一进入辽东走廊,我们的大军即可出发北上,途中要收复朵颜三卫的地盘,防止他们派出援兵。”崇祯皇帝见这帮子还算是识相,声音也不似刚才那么冷淡了:“这次朕打算派出八万新军与五万边军,合计十四万大军,分别由卢象升以及孙传庭率领,令新增蒙古东路,由孙承宗担任总督,一应军政要务皆由其自行处置,事后备案递给朕查阅即可。”

    “臣,一定不负重望!”卢象升孙传庭以及孙承宗出列跪地谢恩,三人心里都明白,既然皇帝刚才没有提及监军太监一事,那就意味着这次战事恐怕就没有拖自己后腿之人,要自己等人放开手脚去打了!

    “我大明能否中兴,能否再延续三百年,就看这一仗了。朕在这里拜托各位了,还望各位爱卿摒弃前嫌,一切以大事为重!”崇祯站起身来,向着左右两班臣子作了一揖,吓得他们赶紧跪在地上,几乎异口同声的喊道:“臣惶恐!微臣必不负陛下重托!”

    新年第一次大朝会结束后,崇祯也顾不上去看看自己的儿子,转而是叫着卢象升、孙传庭和孙承宗三人来到了暖香阁。

    “大伴,赐座。”整个暖香阁中除了崇祯和王承恩以及这三人外再无其他闲人,于是王承恩亲自去搬了三个凳子,摆在三人面前。

    “谢陛下!”皇帝赐座已经是极大的隆恩了,三人虽说坐下,但是也只是半个屁股沾着凳子一边而已。

    “三位爱卿,辽东战事即将开启,对于咱们这次出征,不知你们三人都有什么见解?”

    “回陛下,老臣认为,我军既然是协助李承大人,那就应该一锤一个钉,步步为营。我觉得应该在蒙古控制范围与后金控制范围的分界线上部署兵力,安营扎寨。如果有可能的话,五里一营十里一寨是最好的办法。不过这样的话我们的兵力也会很分散。”孙承宗站了起来,对着崇祯皇帝说道。

    “嗯,虽然朕不太懂军事,但是也知晓这兵力分散布置是兵家大忌呀!”

    “没错,陛下,但是这得看咱们怎么利用这点了。如果用的得当,这个战术将使蒙古人无法逾越这条界线一步,更别谈援助建奴了。”孙传庭说道:“前些日子我听部下说,李大人为了对抗鞑子骑兵的冲锋,专门研究出了一种防御武器,叫铁网,据传言很是犀利。这东西弯弯曲曲的看似柔软,但是马蹄一旦踩上,极难脱离。如果将其布置在我方射手射程以内,则会给鞑子骑兵造成极大的杀伤力。就算安营扎寨时,也可以将其布置在营寨四周,防范敌人偷袭。”

    “哦?这么厉害的东西我怎么不知道?你的消息确切吗?”

    “呵呵,微臣也是从部下嘴中得知,不妨我写封信传递给李大人以证真假?”

    “好,一会回去你就写封信给他吧,最近朕cao心的事情太多,懒得动弹了。不过要是真能将其利用起来,可真是一个大杀器呀,弓箭配合着火器,任他骑兵多么厉害,也是来多少杀多少。不错不错。”

    “陛下”卢象升等崇祯说完后,开口说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咱们的军粮也得想办法筹措了,我看户部也拿不出多少来支配给我们的。”

    “这个爱卿不必担心,去年在皇庄产的地瓜土豆除了一部分用作种子外,其余的我都没动,这玩意存放时间长,而且还很充饥,确实是行军打仗必备之物。去年赶在入冬之前就种了两茬,今年大军出征前还能在收获一次,满是足够了。就算有所差额,我从内帑拨银购买李承手中的粮食也是没问题的。”

    “那就好,这样我们回去后就开始整饬军队,做好准备。”

    “好,那我也就不留三位爱卿吃饭了,朕这宫里如今也是粗茶淡饭,吃的简单,还不如你们军营里的伙食好,你们自己回家吃去吧。这段时间一定不能松懈,继续cao练士兵。这一仗关系我们大明的命运,朕实在是输不起呀!”

    “陛下放心,臣等必将奋勇杀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