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风云录_第五节 登陆祖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节 登陆祖国 (第1/2页)

    “特奥多尔里德尔”号驱逐舰穿过马六甲海峡向北,进入大明领海后,为了显示对德方的尊重,大明海军从婆罗洲的文莱军港抽调了两艘护卫舰作礼仪性的护航。大明是海军强国,海军总吨位与英国相当,在20年代淘汰了一大批老旧军舰后,大半个海军都换了新舰。这两艘护卫舰,也都是刚服役2、3年的新船。

    看到大明的护卫舰,明国交换生们又是跳,又是喊,护卫舰上的水兵也都回敬军礼。在“特奥多尔里德尔”号舰长豪森的命令下,驱逐舰开足了马力向上海港驶去,用豪森的话说,“让我们早点结束这倒霉的差事吧”。随行的护卫舰斩风破浪,显示着大明柴油机的澎湃动力。

    梁韶君倚在铁栏边,一点也笑不起来。这次也门的营救行动,一共救出了42人,自己带的突击队有4人受伤,其中王可期伤得最重,虽然经过急救,估计右腿也会永远留下跛脚的毛病了——这是自己永远欠着王可期的地方。

    黄正烈拿着朗姆酒瓶,歪歪扭扭地走过来,拍拍梁韶君,口齿不清地说道:“华生,多大的事,别放心上,回国以后有什么事,咱们50个兄弟一起当。法不责众啊,况且我们不是还成功救出来42个人了么!”见梁韶君一言不发,醉笑几声,手一滑,酒瓶都掉进了海里。

    只有在海上,人才能真切地感受到地球真的是圆的。那一轮红日从西边落下去,就能想象到它正在脚下的另一个世界运行,不多时便从东边钻出来了。天幕的东西边,在太阳升落的时候,也是极不相同,与陆上的风景迥异得若是两个世界。

    因此,海上的时光好像过得更快了一些。第二天下午,上海到了。

    “特奥多尔里德尔”号的礼炮已经在也门放完了,所以省略了鸣放礼炮的步骤,直接入港,缓缓停在码头泊位中,码头边密密麻麻地早已经站满了人。

    舷梯缓缓放下,大明交换生扶着梯栏,一一走下码头。二十天海上旅程后,再次踏上坚实的大地,再也没有了海上的飘荡感,每个人的步伐都有些奇怪,但心里却十分舒畅。码头边聚集了不少记者,挤在迎接的人群中,镁光灯“嘭嘭嘭”地闪着,记者之间彼此推搡,都想占到一个好位子,并抢到“亚丁之虎”上岸后的首访。

    人流涌动,不时有妇女的尖叫——那或许是鞋子被踩掉,抑或是衣角被扯破;还有男子的叫骂——那就可能是几个楞头青,挤出了仇来。上海警署早就抽调了不少警察,来维持码头秩序,确保人员安全,刚才船一停,这人群就有些压不住了,此刻,见到大明的交换生一个个从人群里穿过,人群sao动得更厉害了,来迎接的都挤到前面去找自己的亲人或者朋友,来采访、拍照的记者更是卖力,抓住一个交换生就问:我能采访你吗?或者是:你是不是梁韶君?你认识梁韶君吗?

    大明交换生都下船后,紧接着就是梁韶君他们救出来的那42个人质。记者你推我,我拉你,把她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港内的警察和船上的水手一起疏通,才勉强清出一条小路。

    此刻梁韶君在干嘛呢?他下船的时候就已经换了便装,记者们都盯着笔挺军服的大明交换生,或者是从船上下来的女子,没什么人注意他。有几个眼尖的记者看见他从交换生的人群里钻出来,就向他这边挤过来。梁韶君眼疾手快,抓住身边的黄正烈高声喊:“你好我是记者,你是不是梁韶君?你认识梁韶君吗?”

    梁韶君正愁挤不出去,那几个记者闻言,都冲黄正烈去了,梁韶君毫不费力,就被一路的记者排挤出了人群。

    真是如蒙大赦,梁韶君同情地回头看了看怨念的黄正烈,然后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上海扼守长江出海口,又靠近大明首都临安,也是南京、常州、扬州、芜湖、安庆、九江乃至武汉等沿江特大城市的输出港,每天都有大量的大明商品源源不断地从内陆运到这里,每天也有大量进口货物从世界各地运到这里,等待分流。因此,上海逐渐成为东亚最大的港口城市,高楼林立,交通也非常发达。

    梁韶君随身带着200明文,一张去南京的火车票是1文44分,而租一辆车到南京呢,大概是25文。败家子梁韶君选择了租车。

    明国境内多山地,隔绝的交通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十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全国交通网络建设肇始于大明圣宗皇帝朱简烈执政晚期——1818年颁布《通衢纲要》时,到1910年,交通网已经全部建成,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先进程度大大超过了北方的清国。从上海的虹口出发到南京市区,走公路大约是300多公里,在路况较好的大明公路上开车,几乎感受不到颠簸,这也是梁韶君选择汽车而非火车的原因——火车太过嘈杂了。

    梁韶君在车后座躺下,翻出一本书慢慢看。司机车技极好,一路上几乎没有摇晃,就是刹车也如同江南女子般地柔和,让人躺着也不感到难受。司机从后视镜里看看梁韶君,随口说道:“小伙子,是德国回来的交换生吧?”

    梁韶君正看着书,漫不经心地答道:“是。”

    后视镜里的司机一笑,过了片刻,又说道:“你不好奇我是怎么知道的吗?”

    梁韶君挪了挪身子,找个舒服的姿势,说:“好奇倒没有。”

    司机笑一声:“真有意思。你穿着短靴呢,这大热天的除了当兵的,谁会穿短靴?看你这个时间从吴淞军港出来,你是梁韶君那批人吧,昨天就传得沸沸扬扬了。”

    梁韶君可不惊讶。他救出来的那些女子中,有一个是日知临安报的记者,当天就用尽办法给临安发了电报,这会“独家报道”都该出来了吧。

    “是。”梁韶君显然不想搭话。

    车已经开上了城际公路,司机稳稳踩下油门,车速慢慢升了上去,周边景物快速后退。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