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纸上谈兵 (第2/2页)
可以获得很高的交换比,而防线后面再要交战,那可是实打实的消耗战了。最好的办法,是在防线那头耗尽敌人。而现在,我们的防线还是不够牢固。” 说到这里,梁韶君已经明白了施世钧的想法。作为亲历过徐淮战争,经历过欧战时代的将领,他的军事理念就是堑壕战模式:进攻者进行密集炮火准备,尔后发起强力的步兵进攻,缩短交战距离,用毒气,手榴弹和rou搏战清除守军;防御者以密集的铁丝网,地雷阵阻滞敌军,用炮火和机枪压制敌人步兵,佐以步枪精准火力杀伤敌人。施世钧的想法如此根深蒂固,是有很大渊源的。1871年,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下士岳川,在自己的手工作坊里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挺能够自动连射的机关枪——氤氲赤头铳。这种全新的杀人利器改变了战争模式,它射击起来犹如发怒的猛兽,射速达到了每分钟500发,子弹出膛的高速火光闪得人眼花。射击完毕后,炽热的枪管蒸发着水冷套筒里的水,产生大量蒸汽,枪口也因为高温发红,在雾气之中若隐若现,杀气腾腾,是为“氤氲赤头”。很快,清国仿造出了自己的机枪,欧洲的马克沁水冷机枪也在几年后填补了欧陆在这方面的空白。 机枪问世后,战争似乎胶着起来。徐淮战争中,明清双方采取的新战法层出不穷,进攻的尝试数不胜数,结果除了徒增伤亡,别无收获,到后来,反而是尝试越少的一方越有优势。双方达成了共识:战争模式化。 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进攻和防御战法,明国的邻邦日本,其步兵cao典就严格遵循这套战法,反复训练,日军步兵因此成为东亚训练最好的步兵之一,在与清军的朝鲜战争中,尽管人数绝对劣势,却打得相当顽强,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有板有眼,被称为“教科书部队”。施世钧看到了日军的可取之处,训练淮军也借鉴了日军的方法。战力的迅速提升更让他对堑壕战深信不疑。
同时,科技的发展,也让一些新锐军官看到了打破堑壕战模式的未来:坦克,飞机,冲锋枪,都是打破僵局的关键。现在缺乏的,就是能将这些新生事物运用到极致的全新战法。明军不少有识之士创造出多种作战理论,但是因为缺乏实践,都不能影响主流。 而明军的保守派,则务实地在防线上新增了大量直射火力——穿甲炮,防空炮,新式机枪——来回应这股思潮:盲目进攻,就要受到最可怕的失败。 对此,梁韶君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纵深切割弹性防御。守军应当建立进攻性机动力量,布置于防线及后方,一旦形成突破口,则针对敌军进攻方向,逐次抵抗,而后以强力防线攻势封闭突破口,机动力量随即快速切割敌军,力图歼灭。 施世钧则认为,不集中所有力量在第一线取得最佳交换比,而削弱防线准备在后方作战,不但抵消了防御者优势,而且对防线极其危险。防线缺口,毕竟可以由预备队来填补。 侃侃而谈了许久,施世钧发现,梁韶君身上的纨绔气很少,思路敏锐,有自己独立的观点,更让他对这个青年人感到惊奇的是,他似乎对武器十分了解,甚至有些一种偏执的热爱。这个年轻人的未来不会平凡的,施世钧心里暗想。 “贤侄对战略战术的见解,不啻为大明将来一条可能的备用路线。世界风云变幻莫测,未来都是你们年轻人的,毋固步自封,也忌哗众取宠。我身负国家重任,不能如贤侄般天马行空啊。”施世钧总结道。梁韶君对这个不置可否的总结,已经相当满意,毕竟对面这个人有着三十年的军旅生涯,能够听取自己这个看似浮夸的后辈的见解,已经难能可贵了。 “晚辈谨记将军教诲,将军风度让晚辈着实倾慕,愿有朝一日,能成为将军的学生。” 施世钧也怕结党营私的嫌疑,相当谨慎:“学识有限,现下尚不敢忝为人师。” 他说目前还不做你老师,那就是要观察观察了。梁韶君心下一喜,没有一口回绝,这至少说明这个将军对自己还是有好感的。 两人再客套一番,梁韶君便即告辞,也不去射击场了,上车直奔南京。 这番收获可是不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