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节 出院 (第1/2页)
原本黄正烈只是打算陪梁韶君几小时就走的,现在有这么个明艳动人的顾姑娘在,黄正烈简直挪不动脚步了,有一句没一句地和梁韶君闲聊着。通过闲聊,梁韶君这才知道,黄正烈已经被分配去了装甲部队,成为了大明陆军中央集团军“布武”装甲骑兵师的一名装甲兵上尉。大明在淳化六年(西元1935年)就将中央集团军的“布武”骑兵师进行了装甲化,并将番号更改为“布武”装甲骑兵师。当时的“布武”装甲骑兵师配备了132辆坦克,其中有35辆是1933年开始投产的新式坦克——“诸犍”式战车。“诸犍”式战车由明国的军工业巨头——明达实业中标制造,主武器是一门50毫米口径的短管炮,战斗全重16吨,采用6缸明达引擎,动力达到260马力,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坦克之一。即使3年后的今天,“诸犍”式战车依然毫不逊色于任何国家的主力坦克。 明军现在坦克的总数大约为2000辆,远远不及苏联红军的15000辆和清军的6400辆。当然,这样的军事秘密,梁韶君、黄正烈这样的低级军官是不可能了解的。他们只知道,能够在一个师里集中配置100多辆坦克,在现在的概念里,已经属于“奢侈”了。 作为一名装甲专业的军校生,他还记得在德国留学时,那个来讲课的德国国防军装甲兵司令部参谋长——一个名叫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的上校。这个古德里安上校对装甲战争的理解以及对坦克作为一种兵器本身的了解,打消了梁韶君的很多疑窦,也教给他很多全新的“装甲战方法论”。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上校不仅是个理论家,更是一个坚定的实践者,他对装甲的热情和固执超出了一个军人的应有范围,而上升到了一种信徒般的热忱。古德里安只给柏林的明国留学生们上了两节课,但这两节课是梁韶君在德国记忆最深刻的两节课。课后,他曾经去找过这个上校,但却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找到。在梁韶君的内心深处,他甚至觉得这个古德里安就是20年后的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离开德国的前夕,梁韶君又发现了这位古德里安上校的踪迹。他在1937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注意!坦克》,梁韶君几乎是没有看简介就买了下来,他至今还记得看到那一段经典描述时的心潮澎湃: “比如红蓝两军对战,双方各有100个步兵师和100个坦克营。 红军将所有坦克都配备给各步兵师,而蓝军则集中整编为装甲师,由最高统帅部直接控制。假设战线长度为300英里,其中100英里是坦克无法通过的地区,100英里是坦克很难加以运用的地区,另外100英里则是适于坦克活动的地区。这样,在实战中就会出现这种现象: 红军因为把坦克分配给各步兵师,所以有一部分坦克被置于其无法活动的地区,无所事事;另一部分坦克虽然可以活动,但是却受制于地形,使成功运用它们的希望显得十分缈茫;结果在最适于坦克活动的地区,红军只能集中起它全部坦克的三分之一投入战斗。而在蓝军方面,情形则大相径庭,它可以将全部的坦克兵力集中使用在最有利的地区,以产生决定性的效果,它在这一地区的坦克数量至少可以超出敌人一倍,而在其它采取防御态势的地域,即使受到敌人的坦克攻击,规模也是很小的。如果一个步兵师有50门反坦克炮,用来对付50辆坦克的进攻,就比对付200辆坦克要容易得多。 因此,我们的结论就是,把坦克分散配置给步兵师的观念,只不过是重拾1916年到1917年间英国人最初使用的坦克战术,事实上是失败的战术——直到康布雷战役中英军采取集中和大量使用的战术,才算获得了成功。” …………………… 因此,梁韶君敏锐地感觉到,明军正在受到德军的影响,尝试着在一两个师里试点“坦克集中化”。他开始懊恼起来,羡慕地对黄正烈说道: “你就好了,去了装甲部队。我呢,莫名其妙地调去了步兵部队,真是窝囊。” “表哥,你发牢sao的样子好丑。”一旁笑盈盈的顾孝妤抓紧一切机会损他。 黄正烈和梁韶君侃侃而谈之际,故意加入了很多的军事术语,有意在顾孝妤面前显摆。这会他心满意足,连连摆手道:“话不是这么说。梁兄你名满天下,迟早有擢升的机会。我在满是精英的装甲部队,也就止步于此了。” 梁韶君叹了口气:“至少你能做喜欢的兵种。黄上尉,怎么也能指挥一个装甲连吧?对了,你的驻地在哪里?” 黄正烈一笑:“驻地可是军事秘密。” 梁韶君白他一眼:“去你的,你小子还会打官腔了?” 黄正烈讪笑着,压低了声音道:“就在临安北面……唔……临安与太湖之间的平原的某个地方……嘿嘿……” 梁韶君拍拍他肩膀:“不错啊!毕竟是中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