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阴谋败露 (第2/2页)
经下台了,白公胜才是……"还没等石纥把诳语说完,执行斩首命令的楚兵已经举起了大刀,明晃晃的刀刃已经砍了下来,离石纥的脖子只剩下不到一尺的距离,钰萱急忙闭上眼睛,不想看石纥身首异处这太过残忍血腥的场面。 耳膜中忽然传来熊章急促的一声:"慢!住手!" 钰萱睁开眼睛疑惑的看向熊章,不明白他此时为何要喊停。只见熊章上前一步,蔑视的看着在伏在地上的石纥,又说道:"砍掉他的双手,双脚,割破他的喉咙,让他变成哑巴,但暂留着他的狗命,我还有用处!" 而对于石纥手下的心腹将领,熊章虽没有大张旗鼓,但他审都没有审,就下令将这三十多个人一个不剩的统统处决。钰萱可以肯定这三十多个人之中,定有白白冤死之人。 钰萱得知熊章的处理决定,不免思索,那些人的后代会不会也从此埋下报仇的种子,报应到熊章或者他的子女身上?这样的因果,钰萱猜想熊章并不是没有想到,只是身为帝王的熊章,估计必须要求得眼前的斩草除根,他顾不得那么长远的事情。 大仇终于报了!但看到这样血淋淋的杀戮场面,不知为什么,钰萱心里没有沉冤得雪,恶人遭到报应的浓烈快意,她感慨更多的反而是古代王权斗争冤冤相报何时了的死结,以及对失败者的残忍与血腥。 这一次钰萱和师傅墨子帮助熊章重掌军中大权,虽是正义之举,但她也越发清晰的意识到,身为现代人的自己和身为战国君王的熊章之间,在地位、身份、思想观念上有着天渊之隔。
处置了石纥这个逆贼,熊章和理亏气短的吴国来使团签订了战后条例--两国以蒙河为界,相互遵守疆域划分,互不侵犯。 签完战后和平协的吴国来使团,没有捞到半个城池,还被熊章给理亏得骂了一顿,很快便主动灰溜溜的动身回了吴国。 被熊章割了喉,废了手、脚的石纥,整个人就是个动也动不了的木偶躯壳,而楚王熊章安然无恙的消息竟然让熊章压了下来,秘而不宣。 熊章是一个有武有谋的君主,他将计就计,已经伪造了盖着石纥印章的战事秘书,快马加鞭传回郢都。熊章要让白公胜相信,一切事情和人都按白公胜和石纥的计划进行着。 杀掉石纥身边的三十多个人的消息熊章下了封口的死命令--"谁透露一个字斩立决",他让将士们守口如瓶。熊章意图不惊动白公胜,让他继续掉以轻心的以为真正的楚王已经失踪或驾崩,班师回朝的楚军依然是由石纥在作统帅。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事实上这个消息在从长庆回郢都的一路上,都被楚军全军上下执行得很好。这样一来,一万楚军,没遇到白公胜一兵一将的抵挡,就极为顺利的回到了郢都。 郢都中的楚宫白布素缟,气氛沉痛,旧王已逝,熊章无子嗣,新主未立。 不过一经打听便知,白公胜已经带着3万多人的军队来了郢都,他的军队虽然按兵不动,但那股军事力量,足以将白公胜推上了监国的位置。 回到郢都的熊章,立即开始实施夺回王位的计划。熊章告诉钰萱和墨子,他计划先让人抬着已变成傀儡一个的石纥进宫见了白公胜,又以石纥之命,将那个半死不活的假楚王献给了白公胜,然后再将自己伪装一翻,尾随进宫,到时候,他会突然出现在白公胜面前,擒贼先擒王,将白公胜亲手杀死。 听了熊章的计划,钰萱有些担心的说道:"白公胜刚刚篡权,我担心殿堂之内,他也一定派高手防御,你计划的一招见血,杀了白公胜,应该不是那么容易实现。" "那可否请墨子助本王一臂之力,当今天下剑法最好的当属墨子。"熊章看着墨子,两手拱抱,说出这样的请求。意思是刺杀白公胜的刺客,希望请墨子也参与其中。 墨子思量了片刻,然后摇了摇头说:"恕鄙人推辞,墨家向来只愿做有助于天下太平,有利于世人兼相爱之事,你和白公胜实为堂兄弟,为了权力而夺取性命,这样的杀戮之事,正是墨家不愿看到的。" 熊章听到墨子的拒绝,有些失望,却并没有责怪墨子。钰萱知道师傅拥有天下无双的剑法,而熊章的武功也绝对算得上是卓尔不凡。即使墨子没有在熊章夺回王位的路上助他一臂之力,但此时熊章心意已决,他说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把握,但既然要夺回王位,便是不成功便成仁,不入虎xue焉得虎子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