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西泠梨花殇(一) (第1/2页)
【引子】 梨花,洁白如玉,飘落如雨。 春晴之时开花,恍若四月雪,清香宜人。 占尽天下白,压尽人间花。 【一】 二零一六年,杭州西湖。 “各位游客们,请注意了,现在,你们脚下的这座桥,就是传说中的西泠桥。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南朝齐钱塘名妓苏小小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此处。站在西泠桥上,可远瞻外湖,亦可近眺里湖……” 三三两两的游客背着行囊紧跟在拿着小旗的女导游身后,缓慢地往前走着。时而驻足赏景,时而拍照留恋。正值旅游淡季,西湖畔的游客比往日要少的多。虽然,杭州的冬天也不算冷,但因为风大,人们还是会不自觉地多加几道衣裳。 因此,西泠桥上一位身穿淡薄衬衣的女孩尤为显眼。 这是一个非常清秀的少女。螓首蛾眉,玉体香肌,一双含露目透着几分楚楚可怜。可惜,她娇小的嘴唇因为不时刮过的寒风而微微泛紫,让她的容貌逊色了不少。少女的表情十分淡漠,她站在原本就鲜少的人群之外,背对着人们,眺望着远方。恍若隔世。 “接下来,诸位便可附近随意游赏。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西泠桥会合。” 老练的女导游笑脸盈盈地安排了行程之后,游客们便陆续散了。很快,西泠桥上便只剩了女导游忽然这位少女。 女导游显然注意到了这位衣裳单薄的女孩,她走上前,礼貌地笑了笑。 “今年冬天虽然不太冷,但风还是蛮大的。尤其是西湖这一带。姑娘还是得多穿一些才是。” 少女过了好一阵才反应过来,女导游是在和她说话,便微微侧过了头。等女导游看清她的脸之后,不由地惊呼:“是你?” 少女也愣了愣,但很快就恢复了原来淡漠的神情。她扫视了一遍四周的景物,看向平静的湖面,以及昏沉阴暗的天空。最终,她的目光落到了桥头一排光秃秃的梨树上。 少女的视线渐渐模糊起来。 【二】 二零一二年,杭州西湖。 “……西泠桥与长桥、断桥并称为西湖三大情人桥……” 这一年,女导游初次上任,还是一个拥有热血激情的青春少女。因此,她所讲的导游词自然与别人不同。很多时候,她都会临时发挥,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比如这一次。 “适才我已经告诉大家,我们西湖有三大爱情桥。那么大家知道,这三座桥上,都发生过怎样的爱情故事吗?”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大人们来说颇为简单,女导游主要是看到这次的旅游团里有不少学生年纪的孩子,才这样问的。还好,大人们也都心照不宣,只是笑着不说话。 “这个我知道!”一个小学生模样的小男孩率先举起了胖嘟嘟的小手,“断桥是许仙和白娘子的故事!” “答对了!”女导游笑着摸了摸小男孩的脑袋,“传说中,白素贞就是在断桥上重逢了前世的救命恩人许仙,从此展开了一场人蛇之恋。那么长桥呢?” 少男少女们都冥思苦想起来了。最后,一个柳叶眉,面容清秀的少年站了出来。 “如果我记得没错,长桥上发生的应该是十八相送的故事。”少年柔美的声音好似天籁,“当年,梁山伯和祝英台在长桥上送别,依依不舍。你送过来,我送过去,来回送了十八次。” “这位小哥说的没错,”女导游点点头,“桥虽不长情意长,故名‘长桥’。那么西泠桥呢?有谁知道西泠桥的故事?” 事实上,前面两座桥的故事多少脍炙人口,但西泠桥却鲜为人知。女导游神秘地笑了笑,环视了一下周围的孩子们,最后,她的目光停留在刚才那位少年身上。 “小哥,你学识渊博,知道吗?” 穿着圆领白毛衣的少年被导游这么一问,瞬间呆滞了。他刚才不过是碰巧知道了长桥的故事,哪里就学识渊博了?西泠桥么……他真的不知道啊…… 女导游看着少年困窘的神情,心满意足地笑了笑。 “南朝齐国,钱塘湖畔有一名伎,叫苏小小。西泠桥上发生的就是苏小小的故事,”女导游缓缓说道,“相传有一日,她乘着油壁车来到西泠桥,遇上了一个骑着青骢马的少年,从此一见倾心。当时,她还吟了一首诗,叫……” 女导游忽然停住不说了。 “导游jiejie,那首诗叫什么?你快说呀……”孩子们都催促道。 “我……”女导游有些犹豫,因为刚才那些都是她临时想的,没有丝毫准备。结果,她忽然就把那首诗给忘了。少年看着导游的模样,心知她多半是想不起来了,于是,打算掏出手机问度娘。正当这时,一个女子的声音在他身后响了起来。 “妾乘油壁车,朗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少年浑身震了一下。他回过头,发现说话人是一个美丽的少女。她螓首蛾眉,玉体香肌,一双眼睛闪着光芒,脸上挂满微笑。 很多年后,当念雪再次回想起这一刻,她都觉得一切是命中注定。就像苏小小在四月梨花开的那个清晨遇上了阮郁,她也在这样一个清晨,遇上了她的劫。 【三】 “接下来,诸位便可附近随意游赏。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西泠桥会合。” 游客渐渐散去,念雪依旧站在西泠桥上,眺望远方。 不知从何时起,她开始喜欢上这样的日子,喜欢在春天来临的时候,到西湖这一带游赏。尤其是四月,西泠桥下沿湖的梨树都会开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